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中信证券:加息和缩表成为未来全球货政转型方向(2)

2017-05-15 09:40:30    中信证券  参与评论()人

正文:

1. 对央行是否“缩表”及其影响的分析

本次报告中与缩表有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专栏1”中,其分析了17年2月与3月引起央行缩表的主要原因以及“降准”与“缩表”的关系,该专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层意思:

1)较之发达经济体央行(如美联储),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因素更加复杂,不宜简单类比。原文表述包括:“由于资产负债表结构存在差异,发达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和扩张,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变化,而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则还受到外汇占款、不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财政收支乃至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且作为发展中经济体,金融改革和金融调控模式变化也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不能简单与国外央行进行类比。”

2)15年以来央行的“缩表”都是在外汇占款下降的大背景下发生,同时也与降低准备金率有关,“降准”后容易产生央行缩表的现象。原文表述包括:“201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收支更趋平衡,外汇占款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央行“缩表”的情况也开始增多。2015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曾收缩约2万亿元,2016年3月末较1月末也收缩了约1.1万亿元。这两次“缩表”,都是在外汇占款下降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同时也与降低准备金率有关”,“还容易引起预期变化从而加剧外汇流出。在外汇占款减少和降低准备金率相互叠加、互相强化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央行“缩表”的现象。”

对此我们认为:

“降准”与央行缩表相辅相成,“降准”容易产生央行缩表现象,同时,央行缩表也可能导致“降准”。

以15年央行“缩表”为例,15年是在资本外流,外汇占款减少的背景下引起的央行被动缩表,当时基础货币大幅下降,为保证货币供给的稳定,央行先后4次降准,提高了货币乘数,使M2在该年实现较大增长,因此15年的降准可以说是缩表的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