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在广州做外贸的卢旺达大屠杀幸存者:想回家,帮中国人拿大单(2)

2017-05-08 09:30:32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乏人问津的外贸商铺
1994年,老毕所说的这家制衣厂从顺德陈村起步。2015年,这家制衣厂在卢旺达首都的产业基地一期投产。这家工厂有三期工程,共规划了2万平方米的面积。2015年即有员工800多人,并设有一个刺绣班,教非洲员工刺绣。
制衣厂佛山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非洲工厂已经建设到第二期,成本比起在中国生产,还是有一定优势。产品既向欧美销售,也销向非洲本地市场。
这些工厂让老毕开始忧虑:他从中国进货的价格,没有可能低过在卢旺达直销的中国商人,他会失去生意。据老毕说,在邻国乌干达,上周已经不怎么欢迎中国人去做小生意了。“中国人也来做小贩,他们售卖鞋子,从中国最便宜的工厂运到非洲,没有乌干达人能竞争过这样的价格。”
“没有外国人这样来做零售的。我们(非洲)欢迎外国人来,欢迎他们来做大老板,或者把一个集装箱的东西给我们(再由我们)卖。否则我们的价格肯定高。所以乌干达的生意人已经不开心。”
佛山顺德是一个中国企业大举出海生产,在一带一路沿线上投资、生产尤为活跃的地区。广东省社科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邓江年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目前中国企业出海设厂,还是以东南亚居多,并且将中国的产业园模式带去了国外。非洲政策与货币不太稳定,相对来说风险颇大。
“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外商开始来中国投资设厂的时候,也面对着同样缺乏了解、难以把握的市场与政策。别忘了,高利润总是伴着高风险的。”

非洲街的便利店收银台,塑料台板下压有多国货币
给我工作,我会帮你赢得卢旺达市场
老毕的出口贸易日渐萧条,非洲多个国家货币对美元贬值,以前很多客户都买10个集装箱的货,但因为在非洲销售低迷,现在只买3个集装箱。“每一个人都看好自己的钱,没有那么随便了。”
在小商品贸易衰落的同时,非洲的基建市场日渐崛起。老毕出口商品的主力变成了建筑材料,PVC塑料板材尤其畅销,因为非洲人习惯用PVC板将建筑隔成一个一个房间。

非洲商人采购电视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6年1月-11月,中国企业在非洲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652亿美元,卢旺达、乌干达等国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同比增速超过100%。
不过一家中国央企的非洲分公司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非洲工程严重依赖进口,基建项目的施工材料全部自行从中国运送。在施工的同时,则会就地建厂生产一些建筑材料,或是进行装配。
老毕觉得,中国人可能之前以为非洲贫瘠落后,“但是(中国人)看到大老板总是过来买东西”,或许意识到了非洲有市场。他感觉到一种变化,“因为是你们国家的政府,有这个想法去(国外投资设厂)。”
老毕知道进入卢旺达的中国企业有8家,以北京、湖南的企业为主,“有几个公司在找我,让我帮忙去卢旺达开公司。”
老毕想,他会回去,因为在广州这边生意越来越清淡,但是在卢旺达的中国生意却与日俱增。
中国企业要求老毕找到客户、赢得市场。卢旺达的工程公开招标,几家公司投递标书,竞争报价与交付时间,“有时候,如果你有一个本地局内人,你或许能够赢得市场。”
于是,老毕对中国企业说,如果你给我工作,我会帮你们赢得市场。
老毕的一位非洲朋友先他一步,受雇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回到邻国乌干达帮助承接基建项目。
其他的非洲朋友也在开始离开广州。他们有的回到本国做贸易生意,或者去越南,去土耳其。老毕认为,那里的商品并没有中国物美价廉,但是曾经的小北倒爷们在中国看不到机会了,只能离开。
还有梦想
为了贸易梦想,老毕曾将许多东西抛在身后。
老毕曾在长春做外教,还在一汽大众工作过。老毕中国前女友的家人一度以为他会留在东北,请他回农村老家过年,教会了他打麻将。老毕至今念念不忘。
可是对中非贸易来说,东北没有宁波港,没有南沙港。东北可以工作,但难做生意。每次所有的同胞、客户都只去广州。老毕最终独自南下。
“我早告诉她了啊,我的梦想是做生意,我以后会来广州”。
他在手机里现在还保存着女朋友的联系方式。老毕说,他看着她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孩子。
“我信上帝,我们说,每个人有自己的路。或许她本来是那个男的的老婆。如果我们结婚,可能是我的,如果没结婚,可能不是我的。”

在东北求学并兼职做外教时的老毕
老毕那时离开了东北的朋友,到了广州之后,“有钱可以做朋友,没有钱,不行”。他日日工作,不满足于替“大老板”打工,希望建立自己的贸易公司。
“如果你给别的人打工,你的梦想不会实现的那么快,如果一个人每天给你住房子、给你工资、给你饭吃,你就像个小孩子。”
老毕比许多中介人都要周全,往往送客户要送到机场,隔着最后的安检门目送客户安全离开为止。而很多中介人送客到飞机场,都不会下车。
他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有次在白云机场送完客户,他看到一个外商要离境,带着25公斤的超重行李,箱包散开里面都是手机和电池。外商不会英文、不会中文,只会法语,中介人堵在了小北到机场的路上,“他的中介人可能不懂对客户好,送到飞机场的门口,就走了。”
“白云机场不能走手机,我就帮他翻译,他不认识我,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所有的货给我。”
老毕当时一分钱都没有要,他只是决定,自己走香港渠道,把所有的货运辗转还给了那位外商。他对自己说,这样外商会认识他,下次再来,会给他工作。
果然,客户再次回到广州时,向老毕订购了12个集装箱的货,他从中赚取1800美金。“那天可能是上帝在天上看着我。”
老毕还是割舍不下做了多年的贸易梦。他觉得中国还是个好地方,物美价廉,应有尽有。欧美没有这么强大的工厂,老毕说,他每次碰到的阿拉伯人或者迪拜商铺也都在中国拿货。卢旺达曾经大量从欧美进口,现在却喜欢中国价格便宜质量又好的产品,也可以接受质量好的假货,“说实话,非洲没有很多钱,便宜的,好的也可以。”

非洲街的中外贸易商人
老毕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意,他也拿到了工作签证。只是,他感觉广州慢慢不太欢迎非洲人,很难租到房子,更别说有一个家。而更多的非洲人,既没有工作签证,也很难获得居住证明。
老毕还是希望能够留在广州做贸易,如果无法留下的话,“我会回国”。
在五月雷雨停歇的间隙里,他想起广州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只有天河区好看,天气比家乡还要炎热,除了做生意别的都不好。
他想了一遍眼前的出路,又做不出决定,“如果我有钱,我会选择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