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义乌经济发生了大事:深圳电子产品要通过这里走出去(2)

2017-05-02 09:36:0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位于义乌工业设计中心的义乌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捷告诉记者,现在随着工业设计中心名气的变大,自动上门来找的客户越来越多,企业对设计的需求比较大。而且,他发现,现在义乌许多大企业的老板主要关心的是新品研发,会直接出来跟设计方谈业务。“因为现在产业转型,你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你不创新,就只能跟别人拼价格。”

黄捷提到,相比他2014年刚来时,客户普遍对工业设计兴趣不大。没有客户会找上门,哪怕他们一天打一两百个电话,可能只有一两个客户要他们过去拜访,而这也有可能只是客户想了解一下,但合作协议谈不下来。

其实,《方案》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方面就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和文化含量,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推动贸易商品结构从一般小商品向拥有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高端商品及相关服务等方面拓展。要着眼于创造品牌、创造标准、创造商业新模式、创造高端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提升国际贸易发展质量和水平。

为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义乌市政府为此设计发放创新券。据《义乌市创新券推广应用实施细则》,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创新券额度。

其中,创新设计类企业向科技局审核通过的创新设计载体购买服务,使用额度在5000元以下的全额抵扣,累计使用超过5000元后,超出部分按50%抵扣,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万元。

科技合作类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经立项验收后按企业实际支付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作经费的20%给予抵扣,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在品牌建设方面,义乌五金工具企业找国外贴牌代工也尤为亮眼。

“当时,奔驰宝马进来了,但德国的工具没有进来,而中国的消费水平已经超过欧洲。2010年时,我们基于这些考虑决定让德国贴牌代工。”义乌市开拓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他请德国工厂贴牌代工了螺丝刀、内六角和钳子三大类等20多种产品,主要是在国内这一款的产品品质与国外差距较大。

谈到为何要做自己的品牌,吴献表示,代理国外的品牌万一出现什么商业问题,对方就有可能收回经营权,这样前面做的就白忙活了。而自己做品牌,定价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相比以前代理国外品牌,如今他能增收15%。“你去德国买基本上跟我在天猫上的价格一样。而你去中国的传统渠道(如进口的实体专卖店)买,就比我的价格要贵30%,甚至50%。”

走出去与走进来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了义乌市企业投资的热点和重点地区。两年来,义乌市先后有8家经核准的企业,分别赴泰国、南非、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近10个国家开展投资,投资项目10个,投资合同总额5490万美元,投资领域涉及服装生产、农业加工、物流、海外仓等。而义乌本地企业走出去主要还是围绕着小商品进行。

义乌市商务局局长、电商办主任王碧荣告诉记者,义乌本地企业走出去主要有海外并购、设立海外仓、建立海外分市场、产能转移等方式。

在海外并购方面,2016年义乌市工业园区与IDG资本就木林森项目、华灿光电项目合作,分别募集基金规模24亿元和64亿元,成立和谐芯光与和谐明芯,分别并购美国美新半导体项目和德国欧司朗照明项目,短短一年时间就完成了LED全产业链布局。

王碧荣告诉记者,这些海外并购实际上是并购海外小商品的产能,通过并购获得海外高端小商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加工技术等,从而来提升我们本土的产业水平。

以及义乌本地企业在国外设立海外仓,一方面是为了把义乌优质的商品发到那里供当地的采购商进行采购或者就近分拨;另一方面也便于汇聚当地商品,每个月定期组织义乌的电商企业去采购,并把产品返销到中国。

王碧荣告诉记者,目前义乌在全球经过政府认定的海外仓有22个。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义新欧”沿线设立的海外仓比较多,比如德国、波兰、西班牙、英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马来西亚等地。最新的海外仓设在马德里,面积为3500平方米,这是目前最大的海外仓。

此外,在建立海外分市场方面,既有义乌本地企业建立的分市场,也有以义乌小商品为主的商场,其中有义乌人、温州人或者海外华人参与投资,比如迪拜、波兰、马来西亚等地。

王碧荣告诉记者,最近出现了一股热潮,一方面义乌市政府和义乌商城集团有到海外布局的战略需求;另一方面海外商家特别是海外华人,也希望参与到这个市场的海外布局中来。小商品越来越受欢迎,以前是低端,现在是向中高端发展了。

目前,随着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等各项成本的上升,义乌中低端的产业正在向东南亚、印度、中东国家等地转移。比如怡婷针织在南非投资设立无缝服装厂,将国内部分机器设备运往国外“二次利用”;艳平纺织厂直接将旧的生产线搬到埃塞俄比亚,引进最新生产线,实现企业的二次生长。

近年来,义乌在发展出口的同时也注重进口,出台了《促进进口贸易发展十项举措》等一系列进口促进政策,被商务部领导誉为全国进口促进政策体系最健全的地区。2008年,义乌开设进口商品馆。

数据显示,2017年1~3月,义乌市进口8.13亿元,增长84.31%,进口贸易取得开门红。进口主体也迅速增多。一季度,有进口实绩的企业276家,同比增长55.93%。

王碧荣告诉记者,近年来义乌发展进口贸易,将其当作推动整个市场转型升级的三大战略之一,以实现进出口的互动,进一步打造义乌新的核心竞争力,让其营商成本更加低,经商效率更加高,从而集聚更多的商人、企业和商品。

“在物流方面,现在义乌的成本要比外地低20%~30%。义乌的商品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把商品运到义乌,以前都是空车返还,如今返回时还带货回去,实现了成本分摊,运价也就更低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深圳的产品要到这里来集散。”王碧荣对记者表示。

外商在义乌

数据显示,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达到近50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这里吸引了沃尔玛、麦德龙等20多家跨国零售集团和30多家国内知名连锁超市常驻采购,全市现有各类涉外机构53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合伙企业2200多家,约占全国的75%。

阿富汗商人阿孜密告诉第一财经,1998年,他带着5万美元来到了义乌,如今他在义乌的贸易额已经做到一年一个亿。目前其公司的商品销往中东、欧洲、南美等地,通过10多年的发展,已在德国、美国、伊朗、土耳其等国设立了分公司作为中国商品的分销基地,并把阿富汗、澳大利亚等国商品进口到义乌。

通过义乌这个窗口,印度商人洛基目前已把生意做到印度、南美、非洲、阿联酋等地,同时他还把南美的红酒、印度的棉纱等卖到中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