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义乌经济发生了大事:深圳电子产品要通过这里走出去

2017-05-02 09:36:0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义乌,在大众印象中曾是知名的“买全国货、卖全国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代名词。如今,“小商品集散地”已经远远不能概括义乌的定位,借用原有的客流、物流和世界商贸网络优势,义乌正试图构建全球贸易链新版图,并致力于打造高端产业价值链。

其中,不乏这些现象,比如深圳的电子产品要通过义乌走出去,义乌的五金工具自己做品牌并找德国工厂贴牌代工生产,义乌当地企业购买欧美高端设计团队等。

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义乌开通义新欧中欧班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愈加密切,逐渐成为新世纪丝绸之路的一个支点城市。

目前,义乌常驻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名境外客商,并有着3000多家物流企业,公路物流、铁路物流、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多式联运、智慧物流等多种物流方式并存。

凭借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发达的物流优势,在往产业价值链高端走的过程中,义乌有着重构全球贸易价值链的趋势。

客流与物流的双优势

“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很发达,但它们还是有相当部分的电子产品要通过义乌走出去。”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商城集团”)市场总监张奇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里面义乌既具备客流的优势,也具备物流的优势。

“义乌的优势在于有来来往往的客商。比如自拍杆,虽然是从深圳出来的,但当时那边打不开市场,打开市场的是义乌飞豚数码的总经理包海刚,他的营销能力强,又有丰富的采购商资源。而深圳一些制造电子产品的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更新能力可能很强,但销售能力并不强。”张奇真告诉记者。

浙江省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盛秋平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义乌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的独特优势,包括小商品市场优势、改革试点优势和开放平台优势。而义乌的客流优势正是首先得益于其小商品市场优势。

盛秋平介绍,义乌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经营面积550余万平方米,经营180多万种商品,小商品出口到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世界商品进入中国的重要平台。

另一方面,便宜的物流成本也是商家愿意把产品从义乌出口的原因。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在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其外贸发展尤其是在物流方面注入了新活力。

“拼箱集柜是这里面最重要的政策。”张奇真告诉第一财经,“例如采购商一个柜全是自拍杆是卖不掉的,从物流的角度讲,他需要拼柜组合,就是重的商品和轻的商品或者体积大的商品和体积小的商品拼柜,这样的话,物流成本最低。如果一个柜里都装重的商品,可能装了三分之一的体积重量就足够或者超过了。”同理,义乌之所以会出口钢材,就是因为这样的物流成本最便宜,集装箱要出口日用品时,就会搭配一些重东西,例如钢材。而来自深圳的产品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工艺礼品、电子科技产品等,因此拼柜的物流成本最低。

盛秋平表示,近年来,义乌围绕国际陆港城市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开放平台建设。“义新欧”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航空口岸建设加快推进,铁路口岸临时开放。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建成投入运营。

目前,义乌有3000多家物流企业,多种物流方式并存。以及开通义乌至中国香港和台湾、泰国曼谷、韩国首尔等航线;航运物流主要与宁波、上海等港口无缝对接,与全球主要枢纽港连接。

其中,中欧班列已先后开通至中亚、马德里(西班牙)、德黑兰(伊朗)、马扎里沙里夫(阿富汗)、车里雅宾斯克(俄罗斯)、里加(拉脱维亚)、明斯克(白俄罗斯)、伦敦(英国)等8个方向的国际货运班列,义乌已成为开通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线路最多的城市。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3月,义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247.17亿元,占全市出口比重51.42%,而且出口前十国家中8个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义乌对“义新欧”沿线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出口62.59亿元,同比增长42.75%。

在义乌发车的首列中欧班列(义乌-伦敦),于1月18日抵达伦敦,这也是义乌开通的第8条国际铁路联运班列。4月29日,首趟由英国驶往中国的中欧班列(伦敦-义乌)顺利抵达义乌。

义乌繁荣的商贸,也带动了周边城市制造业的发展。张奇真对第一财经表示,两者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我们现在约有7万个摊位,一个摊位背后会有几家企业在支撑,因此至少有二三十万家的中小企业在支撑我们的市场。这些产品也有来自广东、深圳以及国外,高峰时有三分之一是义乌及义乌周边县市制造的。”

“义乌很小,仅1105平方公里并且山地多,因此它的制造业是辐射开来的。我们的市场会这么受关注,实际上是因为它对整个中国的中小企业起到了重要销售平台的作用,而这些中小企业又带动了就业。”张奇真对第一财经分析道。

创新竞争:品牌与设计

“先从贸易起家,等赚到钱后,有些经营户就进到生产领域开始自己办企业,比如浪莎、新光等。”张奇真告诉第一财经,一些贸易起家的企业如今从贸易转向工贸联动,包括设计。因为如果单单从事贸易这一块,他们的反应就没那么迅速,继而就没有竞争力可言,而实行工贸联动也正好与中国制造对接起来。

现在,义乌就有一些企业在努力做本土品牌,并请了欧美设计师,将这些销往欧美的产品用外国人的思维进行设计,既从理念和接受程度上实现了无缝对接,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意。像新光等行业龙头企业直接购买国外高端设计团队,其设计研究院与日本企业开展设计合作,并购了美国丹尼斯木设计有限公司。

“以前我们没有建立品牌时,客户是整个市场去转,哪里便宜就哪里做。我想拿下这个客户就得低价竞争。最便宜时,我们拉出去的一车货赚的利润,比一个搬运工一天赚的钱都少。”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吉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过有了自己的品牌后,生意越做越轻松了。

“现在是客户主动来找我们,价格固定,客源也固定。客户来了后就像点菜一样,这个货号要20箱,那个货号要30箱,一点完第二天就可以出货。他只要看好伞的画版、款式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品质。”张吉英补充道,他们现在做品牌,对伞的手感、色彩搭配等都会非常注重,而合作的法国专业设计团队的设计风格也受到欧美客人的青睐,伞的销路不错。

张吉英告诉第一财经,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经济有复苏的迹象,生意越来越好。“今年整个义乌市场比往年增长了10%~20%的客流量,特别是乌克兰、俄罗斯、西班牙、法国等地的客人非常多。以往义乌市场的俄罗斯客户订单不大,以三至五万元的订单居多,但现在乌克兰、俄罗斯订单转大的话,他们会拿整条柜子(货值五六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