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马克龙的使命:效仿戴高乐,向德国敞开怀抱

2017-04-26 21:31:2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中间派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法国总统大选首轮中的胜出,有望令欧洲焕发新生。与其他候选人不同,马克龙不仅意识到需彻底改革欧盟,且支持通过集全欧之力来使之成真。但马克龙的普选胜出得票有限,更大比例的法国选民支持着迥然不同的政治愿景。

这是马克龙将在第二轮投票中直面的一个怀旧、孤立的愿景,这个愿景由他的竞争对手极右翼国民阵线领导人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提出。勒庞的口号“在我们自己的地盘”——凸显出她意图将法国禁锢在一个国家茧里,以此对抗“野蛮的全球化”。

勒庞并非唯一推崇该愿景的人。因获票数排名第四而止步于大选次轮投票的候选人——极左翼领导人让·吕克·梅朗雄同样凭借着简单粗暴的经济民粹主义获得了候选资格。和勒庞一样,他承诺将降低退休年龄,却不对如何融资做出解释。

此外,两人都因欧洲债务危机及德国坚持实施财政紧缩政策,而对德国表现出了厌恶。勒庞指责马克龙一心想成为德国总理默克尔麾下的欧洲副总理,而后者又自豪地宣称自己“反默克尔”。而梅朗雄则指责称,德国受到激进的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人口老龄化经济利益的驱动。

即使马克龙如大家预期的那样赢得了次轮投票,他还不得不回应超过40%的法国民众在第一轮投票中反映出的反欧情绪。如果他希望重振法国民众对欧洲的支持,那么他应当思考,欧洲曾经的吸引力来自于何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失去了吸引力。

欧洲最具吸引力的时候,是其被认为能清除传统政治中不好的以及腐败的东西。上世纪50年代,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与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着手彻底改造他们各自的国家,他们检测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传统是如何被自己的精英们所破坏的。

德国遭到的纳粹主义蹂躏,在阿登纳看来是被普鲁士贵族及军国主义者强加于德国的。在法国,按照戴高乐的说法,精英们早在军事失败投票推翻共和国之前,就削弱了这个国家。

但是,与今天不同的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反精英的强烈情绪并没有导致国家变得内向。相反,戴高乐认为,只有通过与德国接触,法国深重的历史伤口才能得到治愈。正如他所说,“德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曾取得胜利后又遭到毁灭。法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战败后在维希与胜利者间建立了联系。”他相信只有他才能使德国与法国和解,因为只有他能“将德国从堕落中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