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金融监管再升级:一行三会相继发声 所有政策均指向一个方向

2017-04-24 09:17:25    东方财富网  参与评论()人

上周末,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央行相继发声。

新华社发文称,一系列政策指向非常鲜明:严防加杠杆炒作和交叉性风险,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套利,引导其进入实体经济。

新华社同时指出,相关调整伴随着阵痛,但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持续调整不影响大局稳定。

保监会明确风险防控9大重点领域

上周五,证监会开出5亿元巨额罚单,同一天,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态,不出成效绝不罢手。周日保监会跟进,发布39条措施,涉及9大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进一步加码。

保监会网站4月23日(周日)公布,保监会近日印发了《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行业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工作。

《通知》明确指出了当前保险业风险较为突出的九个重点领域,并对保险公司提出了39条风险防控措施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流动性风险防控。

二是资金运用风险防控。严禁通过投资多层嵌套金融产品、采用“抽屉协议”“阴阳合同”等形式绕开监管要求变相向股东或关联方输送利益。

三是战略风险防控。

四是新型保险业务风险防控。

五是外部传递性风险防控。要求保险公司加强对外部风险的摸排与管理,防范资本市场、汇率、利率等外部风险向保险业传递和转移。

六是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

七是底数不清风险防控。

八是资本不实风险防控。要求保险公司加强资本管理,防范资本被抽逃、占用,防范增资来源不合法的行为,严防利用不当创新、不当工具虚增资本。

九是声誉风险防控。

证监会:严惩害群之马

证监会4月21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披露,证监会查处交易所前发审委员冯小树涉嫌违法买卖股票,并作出严肃惩处,罚没款总计达到4.99亿元。同时证监会还宣布,将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高压态势;严惩扰乱市场秩序的害群之马,对重组造假,将有毒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行为绝不姑息。

银监会:不出成效绝不罢手

连日来,银监会掀起监管风暴,成为市场焦点。郭树清履职银监会主席1个月来,系列监管文件加急出台,10天发布7份文件。

4月21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直言,“不出成效,绝不罢手”。

当天,银监会要求从六方面防控金融风险,包括:合理控制房地产融资业务增速,有效防范集中度风险,严禁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将交叉金融业务等纳入流动性风险监测范围,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合理控制期限错配水平;规范交叉金融业务,落实穿透原则,根据基础资产性质足额计提资本和拨备,不得对新开展的同业投资业务实施多层嵌套;规范理财和代销业务,规范销售行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和揭示风险,严格落实“双录”要求,做到“买者自负”,切实打破“刚性兑付”。

央行:在稳增长和去杠杆间找平衡

对于去杠杆、防风险、防止资产泡沫,市场更关注央行的态度。

4月2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IMF网站发布的公告中表示,中国能够实现今年6.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完全有信心”预防和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周小川表示:

下一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将努力在稳定增长以及去杠杆、防止资产泡沫、抑制系统性风险累积的任务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

全面的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适用于保持流动性大致稳定,以合理的方式引导市场利率,改善传导渠道,并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资金。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将得到加强,以解决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对供应方结构改革的支持力度加大,从而确保经济增长在合理范围内。

中国政府将继续“全方位推进改革”,包括在金融部门、财政税收制度和国有企业领域进行改革,以及在煤炭、钢铁等行业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新华社:市场持续调整不影响大局稳定

监管政策不断加码,市场下一步走势会如何?

新华社4月23日晚间发文称,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持续调整不影响大局的稳定。

这篇文章题为《稳中求进张弛有度——一周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操作点评》。

文章称:

一系列政策指向非常鲜明:严防加杠杆炒作和交叉性风险,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套利,引导其进入实体经济。

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同时相关调整也会伴随着压力和阵痛。当前部分金融机构对形势变化存在一定的不适,有的产生了一些担忧。

过去一周,银行间市场利率连续小幅上行,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持续调整,部分机构资金面承压。这些并没有影响大局的稳定,但其中体现的新动向、新苗头值得关注。

大方向明确,操作过程中把握好节奏、拿捏好“度”、引导好预期也很重要。过去一周,央行一改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公开市场连续“按兵不动”从而持续净回笼资金的做法,周一放出495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周二至周四连续做了总额3600亿元的逆回购,市场统计共计净投放1700亿元,创近来单周净投放新高。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期变化相机而动、张弛有度,可有效对冲压力,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大局,为进一步推动去杠杆、强监管、防风险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相关监管新举措,很多也预留了缓冲期、过渡期,也不必过度担忧。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仍有待巩固,过去多年积累下来的金融风险和隐患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金融监管,在坚定大方向、积极作为的同时,都需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张弛有度方能游刃有余,以健康稳定的金融强有力地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融时报:金融去杠杆重在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金融去杠杆的步伐在稳步推进。

4月17日,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4955亿元,其中,6个月期1280亿元,1年期3675亿元,利率与上次持平,分别为3.05%和3.20%。央行此次足量续作MLF,对近日资金到期量进行了完全对冲,表明央行保持流动性中性的意图。有分析认为,本次1年期MLF占比增加,从一定程度上抬升了利率中枢,体现出央行温和去杠杆的政策意图。

与货币政策去杠杆意图相协调,相关监管也在进一步加强。除了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趋严,考核加码外,近期银监会密集下发了多个监管文件,推动风险防范与杠杆控制。例如《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等,重点指向同业、银行理财、委外等业务,引导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严控期限错配和杠杆投资。

显然,对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加强监管,温和推动金融去杠杆的大幕已经拉开。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各方普遍关心的去杠杆主要是非金融部门的去杠杆,即化解企业部门负债较高的风险问题。不过,随着过去两年股票市场异常波动、资产泡沫显现、资金“脱实向虚”趋势显现等问题的出现,金融领域去杠杆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推动金融去杠杆,是防控风险、提高监管有效性、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助力实体部门去杠杆的重要保障。

防控金融风险,显然是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金融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有研究显示,2015年以来,我国金融领域杠杆率上升,未能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在金融市场中涌动,先后引发股票市场异常波动、债券市场杠杆率上升和保险公司利用高杠杆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等事件,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因此,推动金融去杠杆,有助于防控金融风险,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无疑需要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杜绝“牛栏关猫”现象的出现。过去一段时间,一些不合理的金融加杠杆行为正是通过所谓的“创新”逃避了监管,进行了监管套利。对此,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本轮加杠杆在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上表现出新的特点,在负债端依赖于可以快速扩规模的同业负债,而在资产端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债券、非标、权益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监管的视线,造成了资产扩张与资本支撑的背离。巴曙松认为,资产扩张多元化的背后,资金流向变得愈加难以追踪,其根本驱动力无外乎是达到监管套利和资金套利的目的。因此,要推动金融去杠杆,加强监管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

更为重要的是,推动金融去杠杆,意在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近几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结构转型调整,部分资金“脱实向虚”,金融领域资金空转、“以钱炒钱”等苗头显现。

部分金融机构热衷当通道、做过桥、加链条、放杠杆,造成部分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空转,提高了资金成本。根据瑞银证券的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各类资管理财产品余额超过100万亿元,其中既包括最后流向实体经济的各类信贷,也包括在金融机构之间“空转”的各类信用。例如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合作的通道类业务,带动了证券和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在此背景下,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成为从央行到相关监管部门的重任。金融去杠杆,恰是这一重任的具体落实。

推动金融体系去杠杆已经“在路上”——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保持中性,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也通过“锁短放长”、拉长周期的方式抬升银行负债成本,降低同业套利空间,以达到降低金融杠杆的目的;银监会近期的一系列监管举措更是在防控银行业风险的同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本质,压缩同业链条规模、降低金融杠杆、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可以预见,以金融去杠杆带动实体经济去杠杆的相关举措还会陆续亮相。

有专家称,控制杠杆必须控制货币,货币是引导预期的总闸门。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重视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调节好货币闸门,保持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与此同时,要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约束,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既要对相关资管产品统一监管标准,加强对跨市场和跨行业金融风险传染的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又要杜绝金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和市场乱象,切实查纠参与方过多、结构复杂、链条过长、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的交易业务,确保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金融系统重拳出击>>>

银监会

银监会重点防控十大类型风险 要求分类实施房贷调控

银监会将专项治理金融套利 11月底完成自查

华夏银行等17家机构受罚 银监会掀开强监管强问责大幕

连发45号、46号文 银监会整治“三违反”、“三套利”

银监会正研究制定26项重点规制 加大对同业理财等监管力度

银监会:严查离职监管人员的公关嫌疑和吃空饷官太太

银监会补监管短板 防银行沦为股东提款机

【证监会】

证监会严厉惩处交易所干部违法买卖股票行为

证监会专项执法 剑指次新股恶意炒作

证监会近期开展对律师事务所从事IPO业务专项检查

证监会将结合严格“高送转”监管开展专项检查

证监会重拳出击忽悠式重组 对九好集团等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

【保监会】

保监会39条措施剑指9大风险领域:严防用不当创新虚增资本

保监会: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 全面清查违规资金运用等问题

保监会敦促险企防控重点领域风险 严禁变相向股东方输送利益

首页上页...23455
关键词: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