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同业存单监管收紧,对债市影响几何?

2017-04-14 18:04:5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银监会近日发布了多个重磅监管文件,债券市场是否会随监管文件密集出台而大幅波动,机构人士认为,由于债券市场自全年末杠杆水平已经有所回落,所以受到的直接冲击并不大。但长期看,监管落实对债市的影响将会伴随银行自查工作的推进和资产端的清理工作不断显现。

监管出重拳,各方关注同业存单

近日,银监会连发多个重磅监管文件,在这一系列政策法规中,频频提及同业存单的监管。

4月1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督促同业存单增速较快、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合理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提高对重点分支机构、币种和业务领域的关注强度,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的依赖度。

4月12日,银监会在《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中指出,对于同业融资依存度高、同业存单增速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重点检查期限错配情况及流动性管理有效性。

所谓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2014年起,同业存单开始大量发行,开启了银行间存单利率市场化。同业存单的大量发行,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重新扩张。

上清所债券托管数据显示,2017年3 月末同业存单托管余额 7.85万亿,较去年底增加 1.57 万亿。

中信证券、长江证券等此前在报告中指出,同业存单此前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再加上其作为银行主动负债的重要手段,成为不少银行维系同业资金链条的工具,但天量发行违背了央行“去杠杆的初衷”。银行同业套利再度卷土重来,跨监管套利、杠杆嵌套现象突出, 形成资金空转,同业链条风险积聚。

债市短期直接受影响较小

对于这一系列监管条例的推出对债市影响几何,不少机构认为,由于债券市场自全年末杠杆水平已经有所回落,所以受到的直接冲击并不大。

多家机构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根据一系列债券市场杠杆率指标来看,债市杠杆早已回归到正常水平。

中信建投固收团队李广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对于金融层面的去杠杆,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整体的代购回债券余额及杠杆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当前杠杆率符合监管要求。

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交易中,隔夜成交金额的占比也从2016年上半年的86-87%左右快速回落至80.2%。7天期回购成交额占比上升,期限错配有所缓和,市场抵御流动性波动的能力提高。

从分机构类型的杠杆率情况来看,2016年12月后城商行、农商行、证券公司都出现了明显的降低,不过,城商行、农商行的杠杆率近期似有再抬头的迹象。

强监管与防风险并重,去杠杆势在必行

虽然短期来看,此次一系列监管条例对债市影响有限,但有一点也很明确,在中小银行吸引同业负债遭受打压的情况下,银行委外增长必然会缩水,长期也必然会对债市造成影响。

中信建投固收团队李广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监管部门资管类产品杠杆率有要求,但是业内通常监控的是场内杠杆率。场外杠杆,比如设计结构化产品加的杠杆,由于缺乏公开数据,暂时无法测算。

银监会6号文中指出,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直接债券投资以及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表外理财等方式开展的债券投资纳入统一监测范围,全面掌握资金真实投向和底层债券资产的基本信息、风险状况、交易变动等情况,实现准入集中、数据集中和退出集中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审慎开展委外投资业务,严格委外机构审查和名单管理,明确委外投资限额、单一受托人受托资产比例等要求,规范开展债券回购和质押融资,严格控制交易杠杆比率,不得违规放大投资杠杆。

华创债券团队指出, 在监管已经趋严的背景下,新的政策条例并不会引发市场的大幅反应,但是在监管落实的过程中,资产端的抛压对债市的影响将逐步显现。长期看,监管落实对债市的影响会伴随银行自查工作的推进和资产端的清理工作不断显现,监管目标也将落脚在压缩同业链条规模、规范同业业务、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等层面。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指出,我国国民储蓄率整体较高,形成了以银行为主、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格局,造成了中国杠杆率偏高。未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将强调“稳健中性”,在防控风险的同时,继续采取措施逐步推进去杠杆。

编辑:聂伟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