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白洋淀:从游击区到未来新区“水眼”(2)

2017-04-04 22:40:28      参与评论()人

不过,白洋淀远比“网红”三县“成名”更早。白洋淀景区官方网站显示,地处京、津、石腹地的白洋淀,366平方公里的水域内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濠纵横交错,主要位于安新县境内,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

华北地区本就干旱少雨且水资源严重匮乏,白洋淀的存在不仅具有“鱼米之乡”的经济效应,还承担着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泄洪蓄洪的重要功能,也因此被誉为“华北明珠”和“华北之肾”。由于属于平原半封闭式浅水型湖泊,水量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上游“九河入梢”的注入,对白洋淀具有关键作用。

历史上,白洋淀水域面积曾经达到1000平方公里,水量非常丰富。上世纪50年代以来,干旱的气候,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上游大大小小100多座水库陆续修建,导致白洋淀入水不断减少。同时,上游水土流失和淀内围堤造田使得白洋淀泥沙淤积加速,淀区水面日益缩小。

不过,上游修建水库进行截留,也是为了防止水患。保定一位笔名为“大瑛”的资深文史研究学者对第一财经表示,河北过去水患很严重,尤其是白洋淀周边地区,反复被淹,最近的一次是1963年,白洋淀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洪灾,整个淀区汪洋一片。

据媒体报道,受益于雄安新区设立的利好消息,白洋淀旅游已被引爆。安新县旅游局称,4月1号,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公布。2日至3日,该县共接待游客13258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44.99%,创旅游社会效益1194万元,同比增长245.08%。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将如何规划白洋淀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对新华社表示,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白洋淀生态修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同步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