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快速“自行车化”面对的社会挑战(2)

2017-04-04 20:40:2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第三个阶段,2016年至今,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共享单车企业迅速崛起,进入“由公到私(企)、公私竞争”阶段。在多家风投的推动下,拥有GPS定位、APP找车、扫码解锁、后台监控等技术优势,摩拜、ofo等共享单车业务快速进入全国40多个城市,成为传统私人自行车和公共自行车强劲的竞争对手。在车道规划、骑行环境和公共规则尚不完善的情形下,引发了这些城市一股快速“自行车化”趋势。

快速“自行车化”面对的挑战

快速“自行车化”的特点是:在资本推动下,企业拥有产权的自行车投放数量激增,用户数量成倍增长,骑行占出行模式的比重持续增长。快速“自行车化”倡导低碳、绿色出行理念,在短途出行上改变了机动化(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等)占主导的局面,但由于配套设施等外部条件尚不完备,企业缺少大规模车辆运营管理的经验,在骑行安全、停放秩序、公共规则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共享单车成为人们既津津乐道,又有所诟病的国民议题。

首先,以机动车为主导的空间“混合”利用模式尚未实现转换,快速“自行车化”的路权缺乏基本保障。长期以来,中国城市道路处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出行的空间“混合”利用模式,多种方式的速度差异较易造成交通冲突和事故。混合通行状态下的自行车和行人等慢行交通出行者,其路权处于竞争劣势,交通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自行车的道路规划和路权配置远远滞后于用户数量的增长,在不安全的骑行环境下,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碰擦和事故数量会随着单车使用量增加、用户属性多元化而呈上升趋势。此外,近年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虽有好转,但大量的骑行者长时间暴露在机动车尾气中,有损呼吸系统健康,直接影响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