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辉山乳业问题何在?向何处去?丨焦点众议(2)

2017-03-31 13:20:4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在欧美股市,做空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市场生态,这种做空生态已形成了一种市场利益链,在这根做空链条上还会有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研究机构和对冲基金等参与进来,这是一个庞大的做空群体。这股市场做空力量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最强代表和意志表达,它让“问题公司”无处藏身,甚至直接借用“一美元退市法则”之类的通道让其退出股市。

“一美元退市法则”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退市标准,它将退市决定权交由投资者“用脚投票”,并由投资者直接决定是否将其赶出股市。这是市场化的力量,更是投资者成熟的标志,这正是美国股市能够“大进大出”、吞吐自如的群众基础与市场环境。

曹中铭:辉山乳业需要向市场全面、完整、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

财经评论人曹中铭

辉山乳业需要向市场全面、完整、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以让市场看到一个“透明”的辉山乳业,而不是在其股价出现暴跌后,市场仍然还不知水到底有多深。

从美图公司到辉山乳业,这两家公司股价出现的暴跌,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香港市场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剧烈程度,也让我们看到了个中所隐藏着的风险。特别是,辉山乳业还是沪港通与深港通的标的股票,其股价暴跌,客观上也对投资港股的内地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即使是作为成熟市场,香港市场亦并非投资者的“天堂”,有时反而是“地狱”。

巴曙松引用巴菲特的话说,“厨房里的蟑螂绝对不只一只”,可“辉山乳业”这只蟑螂为什么最先由国外的“浑水公司”披露,这也揭示了目前中国金融界的一些暗疮。

陈鑫:中国不乏有能力有经验的分析师,但能冲破等级观念、敢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分析师不多

“秦朔朋友圈”作者陈鑫

为什么浑水能用这些调研手法判处辉山“死刑”,而那么多的中国投资者,特别是中资银行,却没有发现问题?

中国不乏有能力有经验的分析师,但是很遗憾,能冲破等级观念、敢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分析师不多。很多时候并不是分析师的错,而是因为他们在接到调研任务的那一刻,实际上已经从老板的脸上获得了某种暗示:这个项目是一定要投的,你别太花时间研究了,你就是去实地走走过场,然后提交一个可行性报告给我签字走流程就行。

国企在请律师、审计师等专业机构进行大型投资项目的前期尽职调查方面,也是略显小家子气。有不少中资企业老总,为了节约律师费用或是审计费用,把相关的任务安排给部门的研究员去完成,把“小钱”看得过大。此类机构根本不可能向浑水学习,派出研究员去做详细的实地考察。

最后,浑水的调研手法难以在中资机构中被普遍执行还有一个原因,即对风险的判断。中资企业对风险不够敬畏,这一方面是源于长期国有体制下的权、责、利不清晰,即出现风险时,往往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经济上受责罚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是中国被市场经济洗礼的时间较短造成,很多企业家和投资者没有经历过政府都无法挽救的金融风暴,因此总是对政府之手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最终政府都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