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逆全球化”时代 亚太自贸区力求新盟约(2)

2017-03-22 22:40:5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一些依赖自由贸易的国家向中国聚拢

亚太地区相当多的国家非常关注中美关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会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说,亚太地区是地区国家共有的家园,我们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冷战思维下所谓“选边站队”的事情发生,有什么事情按是非曲直来说话,总的还是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亚太地区是一个稳定、有秩序的地区,是一个可以协商一致、达成原则的地区,是一个有能力管控分歧的地区,也是一个有智慧解决争端的地区。

若从亚太放眼开去,伴随着美国态度越来越强硬,一些经济结构依赖自由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正逐渐向中国聚拢。

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5日至19日出访瑞士期间,两国签订了一揽子协议。其中,双方宣布启动中瑞自贸协定升级联合研究尤为引人注意。

事实上,去年11月下旬在秘鲁利马举行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已有新西兰、秘鲁、智利,今年1月下旬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后又有瑞士、澳大利亚在已有自贸协定基础上,重新启动了与中国的升级谈判联合研究。其中,智利和新西兰已与中国启动谈判。

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最新消息称,2月20~24日,中国-加拿大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暨探索性讨论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从南美洲的秘鲁、智利到欧洲大陆腹地的瑞士,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再到北美的加拿大,近期陆续与中国升级或启动自贸协定联合研究的国家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经济结构非常依赖自由贸易。

拿什么来拯救全球化

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化让世界经济得到了持续增长,但分配的不平衡也带来了分配不公的问题。

全球化本身带来的经济效应也在衰减。根据美国智库彼得森的报告,从上世纪60年代至2007年,尤其是1990年至2000年间,全球贸易发展增速远高于GDP增速,表明全球化程度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然而从2007年开始到2009年,这一趋势开始放缓,直到2016年,WTO统计全球贸易增速低于GDP增速,只有1.7%。

曾代表美方一起见证了中国入世的美国前首席贸易代表、现美国WilmerHale律师事务所高级国际合伙人查琳·巴舍夫斯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努力推动全球化和市场开放,但这个趋势正在逆转。

她回顾1945年到1965年期间,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但由于日本和德国再次工业化,所以到了上世纪60年代时,大家又开始在争论国际贸易不公平问题。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死灰复燃,要求闭关锁国,对进口进行限制,也批评其他国家操纵汇率,从而在贸易中占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直接影响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谈判,当时人们都批评墨西哥,说墨西哥是不公平贸易的代表,包括故意压低劳工工资、采用更低的环境标准等来获取优势。现在中国进入了世界的大市场,矛头又开始转向中国。

能做些什么来拯救全球化?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史蒂芬·罗奇不无担忧地指出,我们并没有去做出很大努力,去面对这种快速的、新的全球化。因为它非常快,而且非常宽泛,不管是对于服务业还是制造业。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力量也在暗自集结,等待下一个突破。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举例说,就在上个月,WTO通过了贸易便利化的协议。而在一年半前,在内罗毕的WTO部长级会议达成了一个协议:将全球的农产品出口补贴予以取消,并达成了一个信息技术的协议:所有的信息技术产品经过最长七年的过渡期后,关税都取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也观察到一些相反的情况,比如说联合国贸发会议刚刚公布的全球2016年的投资,虽说总量在减少,但增长排第一的正是号称要搞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增长排第二的就是正在脱欧的英国。2016年,全球直接投资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3850亿美元,英国为1790亿美元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