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逆全球化”时代 亚太自贸区力求新盟约

2017-03-22 22:40:5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亚太地区如火如荼的区域自贸协定谈判场景仿佛还就在昨天,然而不过过去了几个月,伴随美国正式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逆全球化”这只巨大的黑天鹅悄然扇动翅膀,让这个自由贸易与经济高度活跃的地区,开始陷入纠结和迷茫。

原本,这些多层次协定不仅包括已经达成一致的TPP、中韩自贸区,还包括正在推进中的中日韩自贸区、区域全面伙伴关系(RCEP),更有中国于2014年担当APEC东道国提出的加强亚太自贸区(FTAAP)的可行性研究。那时,人们热议的话题是,这些区域或双边自贸协定将如何对WTO形成挑战和促进。

但现在,伴随着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避险情绪上升。大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避免贸易摩擦及冲突,而并非全力推进自由贸易。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怀特·帕金斯(DwightH.Perkins)则进一步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事实上,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已经超过了贸易冲突。那么,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多事之秋,亚太自贸区到底面临着怎样的未来?

TPPV.S.RCEP

仅仅几个月前,亚太地区覆盖人口和区域最多的两个区域自贸协定谈判,是由美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主导的TPP和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参与的RCEP,而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则同时参与两个协定谈判。

峰回路转,退出TPP,甚至扬言退出WTO,特朗普的动作举世震惊。最新的动向是,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由于美国的反对,会议打破10年来的惯例,放弃提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对抗气候变化的承诺。

在这样的风潮之下,大家最关注的已经变成:美国与那些自由贸易导向并向美国出口较多的国家,最坏的冲突可能是什么?这些国家,以对美双边顺差最多的中国为首,日本和德国紧随其后。

那些经济依赖于自由贸易的小型国度则陷入焦虑,若这些大的经济体发生大的贸易摩擦,甚至升级成冲突,必将拉低全球贸易水平,进而严重影响它们的经济增长。

应太平洋联盟轮值主席国智利邀请,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殷恒民大使率团出席了3月14日至15日在智利举行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高级别对话会。智利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菲利普(FelipeMunozNavia)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中国和韩国都被邀请和TPP已有的成员一起探讨未来的行动。“将中国纳入这样的会议,是促进在亚太地区推进一种开放的战略。”他说,“但并不是激活TPP,而是寻求另一个类似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推进仅有的一个类似协定——RCEP。

秘鲁显得有些着急。去年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前,此前并非RCEP成员的秘鲁政府,宣布已经开始展开谈判,试图加入RCEP。而在菲利普看来,“也许RCEP的进展速度还不够快,协定内容也不够全面,但达成一个总比没有好。”他的逻辑也更直接,“对于媒体来说,可能TPP和特朗普一样受追捧,但从达成一致的结果来说,我更看好RCEP。”

然而,RCEP是否能够达成,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不同的经济体在谈判过程中体现不同的特征,在RCEP内部,既有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也有文莱这样的小型经济体;既有日本和新加坡这样人均GDP数万美元的发达经济体,也有老挝这样人均GDP仅几百美元的欠发达国家。

RCEP第17轮谈判已于2月27日在日本神户开幕。但参与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议题上还未达成一致。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学院院长屠新泉对第一财经记者说,RCEP目前的进展主要看日本。日本还是不想让中国主导,这也是日本一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