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四川蒲江的水果为什么这么甜,据说看蚯蚓就知道(2)

2017-03-16 23:21:0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蒲江县副县长赵武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施用有机肥后,效果是实实在在的:蒲江丑柑果子更大更漂亮,并且甜度增加,果肉更化渣。土壤疏松了,蚯蚓多了,多年未见的松软油润的泥土又再次出现了。

蒲江的另一张名片——蒲江猕猴桃在蒲江县土壤进行有机化改良后,其公共品牌价值由10.55亿元飙升至102亿元。

从餐桌到田间地头,嘉博文搭建了一个“有机废物—生物腐植酸—土壤修复—生态有机农业”的产业链。

生态农业发展黄金期已到来

蒲江县所在的成都平原,是名闻遐迩的“天府之国”,在都江堰工程修造之后得名;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这里依然“沃野千里”,受益于科技进步。

蒲江模式的核心就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先行先试的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并推广到全国多个地区。几年来,嘉博文的土壤修复技术相继应用在昌平草莓、昌平苹果、安丘彩椒、海淀樱桃和青州小黄瓜等优质农产品。

以北京昌平区苹果园为例,昌平核心区3万亩苹果园土壤有机质由平均1%提升到3%,土壤有机质年均提升0.2个点,年消纳有机废弃物17万吨以上,年均土壤固碳4.78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节约标煤1.81万吨,其土壤固碳效果远高于全球农业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平均每年“千分之四”的倡议。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农业的三大任务,简单总结就是:为全国人搞饭、为农村人搞钱、为城里人搞绿。

而“蒲江模式”实现了三大目标的统一。近年来,很多地区政府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组织慕名到蒲江县调研。

韩长赋对蒲江模式也非常认可,并安排专家组评估蒲江模式。评估报告显示,该模式在全国率先整县推进耕地保护与土壤质量提升,构建优质农产品一条龙服务体系,创新财政金融支农方式,创造了耕地质量保护、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三赢”的“蒲江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县域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探索出了新模式。

本届“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代理评委之一、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新民对第一财经表示,“蒲江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较好案例,且一举多得。

“首先,消除了作为污染源的餐厨垃圾。我们实地考察发现消纳过程是清洁生产的环保过程,没有显著的环境影响和扰民因素;其次,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进行熟化,制作出土壤改良剂,提高地力,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另外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逐渐扩大对周边农民的影响带动,农民从不认识到认识到逐步欢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不断扩大,培训指导都做得很好。”李新民说。

转变观念需要过程。“推广复制是漫长的认识过程。养地成本比化肥高,但农产品品质会相应提高,这个认识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政策对应。餐厨垃圾处理与生态农业正在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于家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国家有关部门接连出台了促进农业发展和餐厨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文件。

各地推广垃圾分类也有助于变废为宝,图为宁波一社区设置分类垃圾箱。

去年底,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规划中的投资估算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4亿元。

今年1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的相关装备和技术研发列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分项之一。业内认为,这是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机遇。

“十二五”末期,我国餐厨垃圾处理量达到295.65万吨/年,处理能力为1.31万吨/天,与“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万吨/天的处理能力有较大差距,餐厨废弃物处理的市场潜力巨大。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其中,就提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等举措。

诸多利好政策的出台,让贫瘠的土壤从单薄的“纸”变成充满微生物的“海绵”不再只是空谈。

“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由保尔森基金会于2013年设立,每年颁发一次,嘉奖在中国境内开展的有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项目,旨在推广已在中国境内示范或推广的、在环境和经济领域具备双重效益的解决方案。

在16日于北京举办的颁奖典礼上,保尔森基金会主席、美国财政部前部长亨利·保尔森(Henry M. Paulson, Jr.)向代表该项目出席的成都市副市长刘烈东颁发奖杯。

“这是在技术之外,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给予肯定。”于家伊在颁奖现场激动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