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倒闭率飙涨,收益率跌一半,P2P还能投吗?(1)

2017-02-28 13:27:2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小巴在去年年底做过一份调查,问大家最关心的理财类话题是什么,其中,房产、股票和互联网金融位居前三。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P2P是极重要的一支。在过去两年左右时间里,它的利率逐渐回归理性,但目前它仍有7%~12%左右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作为一种低门槛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其收益率远胜于银行存款和理财,小巴认为它是一种值得考虑的资产配置工具。

过去两年中,它也饱受非议,很多人对它存在误读。

去年3月份,小巴统计过两个数据,当时中国累计有3984家P2P平台曾经或正在营业,其中出现停业、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等问题的累计数是1523家,非正常状态占比为38.2%。近一年过去了,这个比例提升到了60%。截至2017年1月底,中国累计有5881家P2P平台,其中停业及问题平台有3514家。

有些人认为这个行业正在走向没落,但小巴觉得,这反而可能是一种好消息。因为,从行业集中度和市场效率来看,几千家的P2P线上平台实在是太多了,未来可能有90%的P2P都要死掉。

同样在过去一年,监管层也不断出台文件,从资金池、担保到风险准备金等方面,逐步做出细化的监管规定。

不管是行业本身自然选择式的竞争,还是监管层不断下发的文件,都在提醒我们一件事情,P2P网贷这个行业需要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回归,野蛮生长结束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浪潮正在退去。

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差别在哪?

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这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有着极为本质的差别。

一方面,中国的银行喜欢借钱给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和小老百姓从银行里借钱太难;而另一方面,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或者买理财产品的利率太低,只有4%左右。需要钱的人拿不到钱,手里有钱的人则没有好的理财回报,为此供需双方都报怨不止。P2P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这个需求。

在P2P的平台,只要你想要借钱,就可以发起申请,按照规定发布借款人、借款用途、利率等信息,如果有人看到你的借款信息和利率觉得划算,他就可以把钱借给你。

但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还不起钱了,谁来负责?这里就存在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的绝大差异。

如果平台是一个信息中介的角色,那么它就只需要对这些信息负责,最多提供风险评估、法律咨询等附加服务,从每一笔交易中收取手续费,赚钱是安稳的,哪怕最后借钱的人还不起了,只要提供的信息都是真实、确切的,则平台没有赔付的责任。

而如果是一个信用中介的角色,则需要对整笔贷款负责,如果借款人还不起了,平台都需要兑付。

贷款方为什么不投钱了?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做哪一种平台?

很显然,中国的P2P机构,最开始都是想做信息中介的。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我只负责撮合、核实信息,不负责给你们双方保证信用,投资人风险自担。

但如果我们是借出去钱的一方,那就不乐意了,借钱给陌生人,还要风险自担,那我怎么可能放心,对不起,我不投钱了。

这与国内征信体系不健全有关。

在欧美等国家,个人违约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如果你坐公车逃票被抓了,很有可能会体现在你的信用报告中,以后找工作、贷款、和人合作做生意等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人们不敢轻易违约。

而在中国,征信体系没有这么发达,借钱了之后违约的成本很低,这就意味着借款人的信息极不透明,因此理财人和借款人之间缺乏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