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何谓“私人影院”?很多人可能并不知晓,但是悄然间这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观影时尚,成为互联网经济下的一种全新业态。它或落座于高大上的商业中心,或藏身于一些居民小区里。
近段时间来,“私人影院”泥沙俱下、野蛮生长的乱象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上海市黄浦区率先出台《关于加强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实施办法》,并启动这一新兴业态的依法治理,被称为“私人影院”整治的“黄浦模式”。
那么,“私人影院”之乱乱在何处,会给社会治理带来哪些隐患和危害,“黄浦模式”又是如何对“私人影院”实现由乱而治的?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在上海未开展治理的区域选择了12家“私人影院”进行暗访,并就“黄浦模式”的内涵外延展开调查。
播放影片无视版权
最近一个周末的晚上,记者在市区某商业广场附近点开美团App,输入“私人影院”四字,很快就“跳”出一长串的名单,3公里范围内竟有将近30家“私人影院”正在营业。
记者随机点开一家“欢乐时光私人影咖”,就看到这里按时间区分列出不同价位,从看一部电影20元到3小时观影200元,再到通宵包夜300元不等。系统显示,仅3小时观影套餐3个月内就有近1000人购买。
记者又查看了十余家“私人影院”的信息,不管是价格还是购买人数,都相差无几。
按照App上的地址,记者来到附近某小区的一幢居民楼内。在昏暗楼道的拐角处,一块LED显示屏上闪烁着“欢乐时光私人影咖”八个大字。
“美团还是大众点评?”见记者进门,服务小哥就问。
“美团,休息日3小时套餐。”记者出示了套餐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