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让乐视倒下的生态又成热门 “出行生态”有戏吗?

2018-05-07 08:58:3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诚然,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自动化的四大变革已成为业内共识,其中的共享化即与移动出行相关,不少车企都将“转型为移动出行公司”作为战略目标,而来自于汽车业外的互联网网约车公司和共享汽车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然而,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成为气候,反而是不时传出共享汽车公司倒闭的消息。即便是戴姆勒和宝马,在试验之后,也宣布两家合并出行公司,共同探索。由此可见其难度之大。

在谈及中国的未来出行的时候,宝马显得比较理智。“提醒大家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像滴滴这样的专车/叫车服务,另一个是汽车分时租赁。分时租赁概念在中国还是方兴未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作为专车服务/叫车平台,滴滴目前是市场毫无疑问的第一。”宝马集团董事、负责企业财务以及中国事务的彼得博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汽车分时租赁、汽车共享被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即便是滴滴,也对真正的未来出行的渗透度有限。目前在中国出行市场上,进行上述新模式探索的公司不少,比如在2017年,共享汽车就有764.59亿元的资金进入,成为2017年度获投金额最高的领域。但能称得上成功的却很少,分时租赁和共享汽车在近年来倒闭的不少,比如EZZY共享汽车。

而整车企业与出行平台的合作,能够带来什么?这是外界最为疑惑的。“实际上,整车企业始终是出行平台的核心,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出行才是衍生的平台,而在中国,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把自己当成了出行的配套商。”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以滴滴为例,它目前的主要业务还是一个网约车服务平台,它能否过渡至“出行运营商平台”,还面临着具体的困难。而与滴滴联合研发,又能够为整车企业带来什么?至于滴滴将如何与31家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也没有明确的方案,一切都需要从头谈谈。

生态的边界:焦虑的整车企业

滴滴出行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会造车,而是与众多车企联合打造运营平台,与各车企自发进行移动出行布局,两者之间也一直存在竞合关系。近年来随着新势力造车热潮的到来,不可否认带给传统整车厂很大的危机感。新造车势力标榜的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优势,令传统车企深感压力。过去只出现在互联网车企口中的“颠覆”和“生态”等词汇,这一次被传统整车厂拿去,用在了移动出行这个“汽车四化”中仅存的阵地上。

尽管在传统整车厂看来,造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数次在公开场合炮轰互联网造车企业“瞎忽悠”,但是在移动出行领域,传统车厂与新势力车企有着共同的默契,是联合还是各自发展似乎已经有了答案。吉利打造自家的移动出行平台曹操专车,为转型移动出行做准备,但同时也参与了滴滴的“洪流联盟”。长安、东风、北汽、广汽等企业纷纷表示将转型为出行运营商,但是也会与滴滴进行合作。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