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媒体:机器人成为法律上的“人”还有多远

2018-05-02 08:12:44    法治周末  参与评论()人

虽然随着未来科技发展不排除机器人成为主体的可能,但就目前来说为时过早。

李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探讨人工智能的主体性,其实际是关于人工智能是否能成为创造者的资格问题。

目前,机器人已经能够自己创作音乐、绘画,2017年5月,微软公司的人工智能“微软小冰”甚至出版了人工智能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尽管机器人有了个性的表达,但机器人能否成为创造者不能从功能的角度去理解,机器人能够做什么还不能证成其主体性,当人意识到自己的意志自由的时候才敢以创造者自居,成为真正的主体。

因而,即便有机器人比我们更完美,但是没有选择的自由,就不是人性的特征,并且尽管人工智能的结果是不可预知或完美的,但只要其初始是被设定为服从人的指令的,就没有自由意志可言。

  话题二:人工智能带来的隐私和数据保护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隐私的保护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美国已经发生多起因认为无人机侵犯隐私,而将其击落引发的纠纷。在国内,关于无人机侵犯隐私的担忧也在上海、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出现声音。

2017年5月23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女生向媒体反映,学校夜晚有男生操控无人机飞到女生宿舍楼阳台附近,往女生宿舍窥探。尽管事后学校查明前述行为是学生对新买的无人机进行试航,且当事男生称并未打开摄像头,但仍在女生间引发了侵犯个人隐私的恐慌。

王利明:无人机技术实现了以往小说中描述的,在苍蝇身上绑上摄像机去他人房间窥探他人隐私的设想,但在无人机窥探他人隐私的情形下,受害者往往难以进行举证,甚至难以确定具体行为人,这需要法律进一步强化隐私权保护,以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而在大数据时代,如何确认数据的权利归属,既保护被搜集人的个人信息权,又保护数据开发者、合法利用者的数据财产权,成为值得讨论的议题。

一些智能机器人大规模收集个人信息,并将其植入程序中,会对隐私等个人信息构成重大威胁,要从技术和法律层面规范智能机器人搜集个人信息的合法性问题。

我国民法总则对个人信息权利的保护作出了规定,但并没有专门规范利用人工智能收集、利用个人信息的行为,未来立法有必要专门设置相关的法律规则,防止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的数据非法收集、泄露、贩卖等问题。

同时,除收集个人信息外,人工智能技术需要依赖大量来自于不同主体的数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技术发展成为人工智能进行机器学习和开发的基本方法,并能对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加工产生衍生数据。数据的占有和转移占有是无形的,也没有有效的权属证明,如何对数据进行确权并建构起权利内容和权利转移制度,还需要法律予以尽快完善。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