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独角兽”冷思考:真正能踏上IPO快车道的有多少

2018-04-20 10:18:40    中国证券报  参与评论()人

“独角兽”狂欢在PRE-IPO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前海梧桐并购董事长谢闻栗透露,近日某知名“独角兽”企业开启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有一百多家投资机构想参与投资。另一家企业原本估值约为900亿美元,投资者蜂拥入场在短时间内将其估值推至1500亿美元。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两会后“独角兽”估值就一路攀升,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在内的很多“独角兽”企业都在近期展开新一轮融资。不少企业的估值至少在去年同期基础上翻一倍。资金都在追捧“独角兽”,有些出资方直接点名非“独角兽”不投。如果不投“独角兽”,管理人在市场上很难募得到钱。

在业内人士看来,“独角兽”引发如此关注不是偶然,背后糅杂了A股错失BATJ强烈的补偿心理、新经济企业对资本的渴求、部分资本和企业的投机心理。

谢闻栗说,“相比PRE-IPO投资通过一二级市场价差快速套利,前端投资更接近价值投资。目前,市场上‘独角兽’投资PRE-IPO轮的泡沫要比前端投资高很多。资本更多是在赌‘独角兽’企业的快速上市。这种做法脱离价值投资的实质。”

与“独角兽”概念同时被推向高点的,还有围绕怎么定义“独角兽”和谁来定义“独角兽”的激烈讨论。

首先就是对上榜企业的争议。3月30日,对包括火炬中心在内的多家机构发布的“独角兽”榜单,科技部称,未参与评选和发布“独角兽”企业榜单,对评选事宜毫不知情。

来自包括火炬中心在内的多家机构与胡润研究院两份传播最广的“独角兽”榜单,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估值上均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包括火炬中心在内的多家机构发布的榜单统计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为164家,胡润研究院的则为120家。此外,其他各色“独角兽”榜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市场涌现了一大批“潜在独角兽”。

谢闻栗认为,各榜单关于“独角兽”的统计很难完全准确。“一方面,‘独角兽’企业变化太快。一些企业可能上个月还不是‘独角兽’,这个月新一轮融资成功就变成‘独角兽’了。统计方很难把这么多碎片化信息,在很短时间内准确地加以集中。另一方面,未上市企业融资情况很少对外公布,对第三方调研造成较大困难。”

除客观的统计难度外,主观造假也为“独角兽”泡沫推波助澜。深圳一家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有些估值是公司自己吹出来的,可能明明只融了5000万元,就能吹自己融资一个亿。这种情况在刚触及“独角兽”门槛的企业中比较普遍。

最根本的质疑还在于唯估值论的评选方式。基石资本执行董事杨胜君认为,“独角兽”的定义涉及多个维度,但以下两种方式比较常见。一是按照企业近期市场交易如融资、股份买卖进而确认公允价值,如一家企业过去两年有1到2次公允交易,交易量达到一定程度,交易价格具备参考价值。二是根据企业披露的财务数据定价,将各类财务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对比,最终确认估值水平。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