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伴随着在电动汽车爆发性增长,在车桩需求不匹配的背景下,专门提供移动充电的服务平台陆续涌现。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操作“E约充电”,在查找附近充电车后以选择“上门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4月15日下午,在北京市西城区裕民东路上记者等来了“E约充电”的补电货车。记者注意到,货车车身赫然写着“预存充电价格低至0.99元每度”。
“这是过期广告了,还没有更换,哪可能那么便宜啊。”据补电车司机介绍,目前移动充电费用是4.99元每度,其中包含0.8元/度的充电费和4.19元/度的服务费。此外,如果待充电车在10公里内会收取35元的上门费,超过10公里还要按照8元/公里递增。
事实上,相比于固定充电桩2元的费用,移动充电收费价格已不菲。但尽管如此,据司机透露,由于移动充电车需要配置工作人员,摊上人力以及补电车自身交通费,实际利润微薄。
企业的入局从侧面印证了移动充电的市场需求。但并非有需求就一定存在市场可行性。由于移动充电成本投入大、资金回笼慢,一方面是近在咫尺的市场热望,另一方面移动充电企业却陷入“有需无市”、“叫好难叫座”的发展泥沼。
记者之后致电“E约充电”客服了解到,针对C端客户目前公司在北京市内已投放40多台补电车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业务大部分其实集中于B端,即各类电动车分时租赁运营商、出租车公司、旅行社等。
对此,智充创始人丁锐认为,移动充电是在现在充电桩商业模式不好的情况下出现的,这种补电方式无论效率还是环保经济性上都不够理想。
星星充电副总经理郑隽一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移动充电是充电桩布局初期出现的“空窗期”产物。随着充电桩商业模式的完善以及充电技术的进步,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叫好难叫座
伪需求还是真刚需?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移动充电作为固定充电方式之外的充电形式,其作用是随时随地为电动汽车进行快速补电。目前市面主要有两种充电设施,一种是手推、牵引或车载式的充电宝;另一种则是配备储能电池或柴油发电机的移动补电车。
目前,包括特来电、北汽新能源、普天新能源、万尊新能源在内等多家企业先后入局移动充电领域。特来电北京公司副总经理荆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充电摆脱了场地限制,在提高车辆的使用率、降低车辆用电成本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消化固定式充电设施存在的过剩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