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美团“闪购”摩拜 为何共享单车难成“独立”生意?

2018-04-10 09:30:4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美团从最初团购大战的死人堆爬出来,到如今提出酒店、餐饮、大零售和出行等几大板块。王兴曾提出,要做“服务电商”。如果说滴滴业务板块是出行方式串联,美团则试图打造“衣食住行”服务共通的生态。无论成功与否,这必定是非常大的格局和野心。

滴滴和美团大战拼的是三个元素:资本、地推、大数据“连接”商业能力。滴滴代表“大出行”版图,数据基因一直是移动数据(客流);美团的“餐饮”和“酒店”,数据基因则是相对静态(商流)。

对于美团来说,做打车、共享单车,目的就是补齐自己的动态数据。拿下摩拜势在必得。相比之下,美团更加需要摩拜,一向商业逻辑天马行空、执行果断的王兴,早就盯上了共享单车的拼图,只不过在等待着一个价格冰点期,

还记得LBS?共享单车未来或回归杠杆应用的使命

从目前的情况看,可以定论:共享单车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商业模式。它是一个实体化、起到杠杆作用的功能性应用。杠杆性业务用好了,它能把别的场景中商业能量激发出来,但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独立盈利能力。

这让人想起了早年间LBS的服务,当时很多业界人士鼓吹LBS是“风口、移动入口”,甚至出现了专门打卡的应用:“用户到一个地方,拿出APP打卡”。这其实就是给商家、朋友、甚至陌生人标注一下位置。“只要用的人多,未来模式可能是社交、可能是电商”。但这些“场景”很刻意做作,最终结果, LBS既没成为社交,也没成为电商,而是成为微信社交、地图导航、餐饮酒店服务、甚至游戏中的一项基础但重要属性。

共享单车的下半场,局面很明确了。后BAT时代,阿里和腾讯的大战在各个领域展开,各条赛道都在收窄。无论是摩拜还是ofo,都将逐渐为背后的阿里、腾讯的生活事业群服务,起到更多连接作用。

长期以来,共享单车被资本推动,泡沫化、高速化的发展偏离了原本的价值。共享单车的作用、价值,由资本烧钱推动,到行业的价值推动,“共享单车+生活服务”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的商业闭环?这才一门生意的真正价值所在。

当然,对于创业者而言,被巨头收购,本身就是一个体面的结局。“故事外的人唏嘘感叹,故事里的人奋勇向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