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低门槛下的培训机构 近半无培训资质(3)

2018-03-27 09:17:0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此外,包括该项比赛在内的一些参赛奖项,已经成为当地优秀民办学校在面试之外,选拔优质生源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随着这些比赛的取消,对佛山一些优秀民办学校的小升初招生,显然是一项重要的不利因素。”王立说道。

随着3月22日,教育部发布取消竞赛、奥数等加分政策。一些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培训机构负责人认为,相关竞赛取消后,两到三年内可能不会再出现。包括王立所在的教育培训机构,可能会根据市场需求重新调整课程。

但在王立看来,由于优质民办学校对生源的抢夺依然十分激烈,一些重要的竞赛活动被取消后,不排除未来有学校会暗中委派培训机构组织相关测试。“只要优质生源的竞争还存在,就一定会有新的应对措施出来。”

“剧场效应”

对于培训机构乱象,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将此形容为“剧场效应”。“有一小部分人不守规矩,先站起来,导致其他所有人都要站起来。在构成教育生态不同的利益主体中,造成剧场效应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缺位。”杨东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以上观点。

杨东平指出,目前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盲区和监管难点主要有三点:一是缺少准入门槛;二是对经营过程中教育内容、营销方式、收费标准等缺少监管;三是缺乏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的相关法律依据。

“教育培训机构横跨商业和教育,工商部门难以对教育内容实施监管,教育主管部门既没有执法权也没有执法力量。最后只能造成不管的局面。”佛山市教育局一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2017年,上海、成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针对注册审批、教学内容等方面制定细致严格的制度设计。杨东平认为,相比过去仅停留在发红头文件,上海、成都做法的操作性强很多,但长效监管力量缺位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上海的监管力度很大,但以运动式执法为主,难以形成常态监管机制。”

在杨东平提出的一系列建议中,指出监管的重点是改变公办学校的品质。“尽管我们很多的措施集中在培训机构上,但是我们都知道培训教育是我们教育的影子,如影相随;如果学校教育改善了,影子教育生存的机会就没有了。”

在王立看来,校内校外早已形成共生体系。与其一棍子打死,不如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经营提供一些正确渠道指引。毕竟,“只要学校教育的弊端不消除,需求刺激下的校外培训机构就会一直存在。”王立说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