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保定“无钢之城”诞生记:去产能新阶段“触及灵魂”(6)

2018-02-09 09:34:24    中国证券报  参与评论()人

不过,谭世伟坦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奥宇钢铁的关停短期来看肯定会对涞源县的财政造成压力,但这也是经济转型期必须经历的阵痛。”

在奥宇钢铁厂区所在的涞源经济开发区,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整片园区3000多亩,散落着新昌热电厂等两三家企业,其他都是平整好的荒地。路口树立着的两张涞源经济开发区的广告牌已破旧不堪,中间和边缘的塑料布开裂卷曲,蒙了一层灰。上面的文字显示,2012年7月这里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1.1平方公里。原本打算引入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以色列生态养殖加工等一批项目,不过现场仍没有开工迹象。

“这么大的工业园区就两三家企业,涞源县经济落后、交通不方便,没有产业工人,也没有市场优势,所以要实现经济转型困难挺多。”衣敏谦说。

相对于涞源县,整个保定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则已显露成效。

2010年之前,保定市的钢铁企业多达8家,到2013年全市仅剩奥宇钢铁一家。经济增长旧动能退出的同时,保定市加快培育新动能,目前初步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五个主导产业集群以及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保定市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620.2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1%。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0%,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47.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4.2%,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51.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4.7%。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和雄安新区的加快建设,对保定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了进一步的助推作用。

“保定市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使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出台后,中关村在保定高新区设立了北京以外第一家创新中心,有几十家企业入驻。再比如与深圳市合作的深保产业园,包括光启技术、华讯方舟在保定都有项目。”谭世伟介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