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专家热议蓝色经济转型升级 运行放缓但潜力可观(3)

2018-01-15 09:37:1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是我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2016年两者分别占海洋经济总量的20.7%和16.2%,但海洋交通运输业运力提升与运量增长存在不平衡,海洋渔业近海捕捞和远洋捕捞量增长空间不大。由此可见,传统海洋经济必须转型升级,寻求变革动力。”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殿昌告诉记者。

动力来自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从依靠海洋资源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推动高附加值海洋产业、海洋循环经济、服务型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院秘书长张春宇介绍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探秘深海、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正式开钻,高端船舶和特种船舶的新接订单不断增加……这些都说明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创新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海洋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将为传统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近几年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水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增速超过12%,高于同期海洋经济增速约5个百分点。“不过,从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来看,科技创新不足,扶优扶强政策力度不够。拿海水利用业来说,截至2016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总规模达到118.8万吨/日,年产淡水仅4.4亿吨,根源在于政策缺位,海水利用产业政策与现行国家供水政策并不相称。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科技引领、政策扶持、体制改革以及理念转变都很重要。”王殿昌表示。

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沈体雁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陆海统筹”,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引。“海洋经济发展应遵循海陆联动的原则,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统筹配置陆海各类资源要素。这其中应将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作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升我国海洋产业竞争力的优先方向,依托现有临海城市群,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同时注重区域平衡与区域协调原则,突出每个区域海洋产业发展的差异化定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 静)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