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机上WiFi开放容易赚钱难:单机改造成本超700万

2017-09-20 10:52:17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稍等一下,今天电话太多,手机没电了,我现在刚刚充上电。”9月19日下午,一家民航公司宣传部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道。突如其来的忙碌源于中国民航局不久前释放的消息——9月18日下午,中国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朱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允许由航空公司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

这不仅意味着乘客可以在航班上使用手机,还预示着蛰伏多年的机上WiFi产业或终将迎来黎明。但通往“春天”的征程上不仅有含苞待放的花朵,还有荆棘。

网速慢成用户体验“拦路虎”?

民航局刚刚放出“松绑”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在飞机上使用的消息,就有人畅想未来或许能看到空姐直播,但理想和现实之间隔了几道坎,即使立马放开使用,机上WiFi的网速也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目前机上WiFi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即基于地面基站的通信,或基于卫星的通信方式。不同的技术所提供的网络性能也有差异。据《中国民航报》报道,若以手机上的网络对比,地对空(ATG)空中无线网络连接可比作2.75G,而卫星Ku波段可比作3G,卫星Ka波段可比作4G,卫星通信显然更胜一筹。

ST喜乐航(837676,OC)总裁潘运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卫星容量是目前飞机WiFi面临的瓶颈之一,由于上网需要传输信号,而目前的总容量带宽主要为几兆到几十兆,分配到每个乘客之后可能仅有几百K,可能会影响上网体验。

不过,据飞天联合(北京)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天联合)CEO段世平透露,情况已有改观的迹象。

《中国民航报》近日报道称,今年4月,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中星16号”发射升空,该卫星采用了Ka频段、激光通信和电推进等一系列新技术。而在9月14日召开的“2017中国机上互联网高峰论坛”上,民航局飞标司代表指出,中星16号作为第一颗国产的Ka频段高通量卫星,能有效地为民航解决传统卫星的带宽瓶颈。

“Ku波段投入市场的时间长,但是没有被广泛普及,很大的原因是成本问题。”霍尼韦尔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段世平认为,与Ku频段卫星差不多的成本,但带宽大大提升,高通量Ka频段将是未来的趋势。另外,从Ka频段高通量卫星发射计划来看,未来的资源供应不成问题。而经试验,基于高通量Ka频段的机上WiFi传输速率超过70Mbps,可供上百人同时使用,看视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