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楼市去库存回溯: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4%

2017-09-03 08:39:02    环球网  参与评论()人

导读

业内人士认为,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说明房地产市场发展到这一阶段,城市规模已经不是判断市场前景的唯一标准。未来将更多是区域的概念,其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人口吸引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旷日持久的楼市去库存进程,正随着供需两端的发力,而逐渐体现出效果。

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7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3496万平方米,比2016年初的高点下降了约1万平方米,降幅约14%。

但不同城市之间的去库存进程并不一致。民间机构统计显示,经过本轮市场上升周期,一些城市的库存规模出现腰斩。但仍有大量三四线城市,库存几乎没有变化。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局面体现出楼市形态的进一步分化,三四线城市之间,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等的不同,已经极大影响到楼市的供需形势。在下一轮上升周期中,这将对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一线城市库存跌至底部

国家统计局从2010年开始公布商品房待售面积,用以反映市场的库存水平。根据历史数据,2011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27194万平方米。但随后,该指标逐年攀升,到2016年2月达到高点,为73931万平方米。

也即,自2011年末到2016年初的四年间,全国商品房库存增加了约170%。

上述库存的增加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分析人士指出,城市范围扩张、旧城改造等,促成了土地供应规模的增加,进而增加了商品房的供应规模。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集中度弱、人口外流等因素,使这些房屋的去化速度受到影响。

相比之下,热点一二线城市因土地供应有节制、市场需求量大,并不存在明显的库存压力。根据易居克而瑞的统计,自2010年以来,北京商品房可售规模的变动幅度基本不大,去化周期大多维持在10个月上下的水平,最长也不足18个月,最短时仅为6个月。

随着房地产交易的升温,从2016年2月开始,整体库存逐渐下降。根据统计局数据,到今年7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3496万平方米,比2016年初的高点下降了约1万平方米,降幅约为14%。已经恢复到2015年初的水平。

平安证券认为,除销售明显增长外,部分城市近几年来的供地节奏明显放缓,也是库存规模大幅下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