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红利看得见摸得着

2017-08-21 14:01:0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是“放管服”改革的重头戏和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牵动人心的改革不断推向纵深,极大地释放了市场活力,减轻了企业负担,改善了营商环境,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许可管理目录从最初的487类缩减到目前的38类,缩减幅度达92%,而且“证”减“责”不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33年一路行来的改革成效,值得点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主管部门进一步深入推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全面提升质量监管水平,努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改革成效掷地有声。

办证过程快得让人惊喜

8月4日,刚创办两个月的无锡喜欧电动车有限公司顺利拿到由江苏省无锡市质监局发出的全国首张具有唯一身份识别条形码的“先证后核”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该公司董事长莫博表示,办证过程快得让他惊喜——在江苏政务服务网提交申请材料和承诺书后,当天就审批通过。

“高效、便捷的创新创业环境,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旭海说,公司得益于上海市质监局推行的“一企一证”制度便利,只需一次申请、一次审批,获得了全国首张含多个类别产品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节约检验时间27天,减少企业费用近2万元,实际审批时间也由改革前的30个工作日减至15个工作日。

在深入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各地质监部门围绕建立“市场配置资源、企业主体责任、政府依法监督、社会共治质量”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管体系,探索出了一批宝贵的经验:

江苏省质监局通过构建覆盖全省的“智慧许可监管平台”,企业申报、部门受理、发证检验、作出许可决定、颁发证书等环节即可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浙江省质监局在全国率先开展“先证后核”,并提出省局机关“零审批”、行政审批“零等待”、方便企业“零出户”、清费减负“零收费”、严格监管“零容忍”的“五个零”制度,将工作重心从前置审批上彻底抽脱;

山东省质监局将98%以上的生产许可证受理事权委托下放到市级质监局,并推出免费“预先服务指导”,帮助企业修改完善拟提交的材料,避免因材料修改而造成的来回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