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红色电影缘何受追捧?人民电影拍给人民看

2017-08-18 10:31:07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电影是广泛有力的大众传媒工具,新中国电影的红色传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复兴而奋斗。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红色电影传统的奠基之地。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于抗战胜利后,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电影事业核心基地,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它发展和传承了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传统,确立了新中国电影的文化根基并有力地传播了新中国电影的人民性价值。

   一、红色力量汇聚东北地区:接收殖民文化机构,建立人民电影基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开辟东北解放区工作,中国共产党从延安抽调十万名干部前往东北。延安干部第八中队文艺工作队和延安电影团先后出发,前往接收日本在长春设置的殖民文化机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党制定了“接收东北敌伪电影事业建立我党宣传机构草案”,包括方式、器材、人员、组织方针及计划等多个方面。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也是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传统的诞生和奠基之地,培育了大量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电影团,隶属于八路军总政治部,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红色电影机构;延安干部团第八中队的主体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也是红色文化艺术的培育基地。这两支力量到达东北的同时,电影艺术家袁牧之随苏联红军回国。先期进入“满映”的中共地下党和厂内进步力量组织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将几支红色力量组织起来,顺利实现了对“满映”的接收。

因战时需要北撤兴山后,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更名,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为加强电影力量,中国共产党再次从各方面汇聚人才齐聚东影,包括西北电影工学队、东北文艺工作一团、东北青年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华北大学文工团等,中央宣传部还下令各野战军抽调适合文艺工作的优秀干部到东影,港澳电影工作者以及上海解放后的优秀电影艺术家和其他一些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等均从四面八方来到东北。这使得东影的力量短时间内得到加强,为人民电影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充分准备。“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

   二、红色传统奠基人民电影:人民拍摄人民的电影给人民看

红色传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优秀传统。电影的艺术性及大众媒介属性在奠基人民电影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非凡作用,正如列宁所说,在所有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从多方面进行人民电影的探索和实践。

兴山建厂之初条件极其艰苦,但是东影发扬艰苦奋斗的红色传统,提出了“正规化、科学化、统一化”的“三化运动”和“七片生产”运动,包括艺术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翻译片、幻灯片和新闻照片。完成了人民电影第一部短故事片、第一部木偶片、第一部动画片、第一部科教片、第一部翻译片,对人民电影的发展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东影最先拍摄的是新闻纪录电影。在兴山筹备建厂的同时,东影派出多个摄影队前往农村、前线、工厂、矿山、学校等地,先后共派出32个摄影队,拍摄了人民争取解放的大量珍贵素材,剪辑成17辑《民主东北》,记录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影片在解放区广泛放映,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体现了人民军队和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适应东影的迅速发展,培养人民电影人才,从1947年5月开始,东影共举办了四期训练班,培养了六百五十余人,更多有志于新中国建设的年轻人通过高质量的短期训练投身人民电影事业。

1949年,东影回迁长春后,完成了新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桥》,产业工人第一次作为主角登上了人民电影的银幕,成为“新中国影坛上的一声春雷”。此后,东影逐渐确立了工农兵为主的红色电影创作方向。1955年更名之前,东影共完成32部故事片、3部戏曲片、140部译制片。故事片包括工人题材、部队生活、农村生活、革命斗争、少数民族题材、儿童题材、反特题材等,反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歌颂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这一时期拍摄的各类影片,充分发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电影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特殊作用,成功地参与到文化战线的斗争,贯彻了毛泽东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

   三、红色电影传播时代精神:到新中国电影一线去

东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不仅拍摄了大量优秀影片,更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并从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先后派出大量电影人才,调出大量专业器材支持各地电影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支援华北电影队,接收北平电影机构组建北平电影制片厂,筹建中央电影局,接收南京、上海等地电影机构,组建中国影片经理公司,美术片组全部调至上海建立上海美术片厂等。到1949年,东影共调出285人支援了全国电影机构的建立建设。建国后,东影又陆续外调人员支援兄弟厂,东影机械工厂、东影化学工厂先后划归中央电影局直接领导。东影聚集延安等各地电影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不愧为新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1949年4月成立的“中央电影局”首任局长由东影厂长袁牧之调任,新中国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处处长陈波儿,原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党支部书记。建国后,新人民政府以率先成立的“东影”为核心力量,逐步接收国民党‘中电’公司在北平、南京和上海的遗留财产,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平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形成了三大国营制片厂。“支援北京,支援上海”口号提出之后,东影厂更是有大量的人才支援了新中国电影诞生期各地的电影事业,包括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1957年成立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而这个队伍正是1950年从东北电影制片厂迁来,包括方明(持永只仁)、王树忱、段孝宣、金近、靳夕、何郁文、何郁门、刘凤展、矫野松、关枫、尚世顺、王玉兰、梁立克等十余人。

汇聚东北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接收日本在华殖民文化机构伪满映,建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改造殖民电影为人民电影;拍摄和放映了大量优秀电影作品,培养了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建立起完整的制片 、发行、放映的电影行业链条,为人民电影奠基,有力地发展了新中国电影的红色传统。

传统的本质是中华民族的来处,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红色是国之所需之牺牲,是民之所需之奉献,是未来之所需之创造与希望;红色传统的本质是笃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国梦的底色。新中国电影传承、构建和传播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不屈的红色精神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