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日系电动车式微怪罪中国 战略失误反怨遭驱逐(2)

2017-07-13 10:47:16    环球网  参与评论()人

汽车行业分析师彭琪认为,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对所有的汽车厂家一视同仁,不存在排斥日本汽车的说法。“全世界所有来自国家对产业的补贴都是提供给本国企业,这是国际惯例,扶持本国产业给本国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无可厚非”。

专家:怪日本自己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12日告诉《环球时报》,全世界只有日本在大力开发混合动力汽车,他们认为燃料车和纯电动车中间的过渡型产品——混合动力汽车的生命周期将长达二三十年,“这种过渡型的产品,意味着一个车装两套系统,又是油又是电,价值不菲,从而遭到中国市场的冷遇”。陈言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中不包括混合动力车,是除日本之外的全球通行作法。“日本混合动力车在中国市场的日渐式微并不是政策的问题,而主要来自于市场的选择”。

彭琪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称,中国并非有意避开日本汽车,相比于德国和美国汽车企业,日本汽车在产业链条上处于全封闭状态。“日本汽车零部件全部由日企提供,甚至企业贷款也必须由日资银行提供。而德国和美国汽车企业的零部件采购实行全球化平台,只要供应商达到相应的标准,都可以进入采购体系,但是日本却是封闭型采购。”彭琪认为,中国企业已经具备比较强的零部件能力,但是由于日本汽车行业的封闭而导致中企无法介入。“日本车企的技术和资金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其实应该开放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彭琪举例称,德国汽车在中国的销售越来越高,而日本则逐渐下降。这是因为德国车企战略路线越来越靠近中国,而日企市场机制则表现得比较僵化。

中日车企之间差距仍明显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正寻求将电动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其发展势头让一些传统业界霸主感到了威胁。不过从总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仍然和先进国家差距明显。报道援引日本汽车业界观点称,日本在混合动力车方面具有优势,在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保持先进水平,美国特斯拉也与松下等日企加深技术合作。

彭琪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在纯电动车上的专利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整个行业的生产配套能力也非常强。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历经时间比较短,在全球生产链条中不具备市场先进条件,因此很多大牌车企的一级供应商中看不到中企影子。但彭琪认为,新能源汽车是通往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而中国在这一进程上的时间已经大大缩短。

陈言表示,纯电动车的关键部件是电池,目前汽车电池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中国企业与之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因此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离不开与日本企业的合作,但是日本企业要想获得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也离不开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