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郭凯天:互联网公益十年的十个“发现”(3)

2017-06-20 09:46:57    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评论()人

这种现象也在告诉我们:那些持续倡导、长期执行的公益项目需要不断的加强宣传,让公众逐步在认知层面得到提升。

发现八:

经济指标与捐赠指标成正比

我们知道,北上广以及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这些地区中公益事业的参与程度也比较高。

公益事业总参与人数前十名为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南省。前十名省份总共占据了64%的总参与人次,其中广东独占鳌头,仅一省便贡献了接近20%的参与人次,成为捐款参与度最高的省份。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用户对于参与公益的热情以及帮助他人、自我实现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可以说,这是中国社会良性发展的一个很可喜的征兆。

发现九:捐赠人话语权越来越强

传统的公益行业中,公益项目的发起、筹款和执行,都由公益组织所主导。捐赠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有限,很难主动地表达意愿和声音。

因此,传统公益行业影响力呈现的是:少数公募基金会影响力最强,而广大的募捐参与者影响力较弱,双方也常常处于一种失联的状态。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公益机构与爱心网友的连接越来越便捷和透明。捐赠者拥有了越来越强的话语权,他们的意愿能够忠实地被倾听,也常常能给公益项目的执行提出中肯的建议,帮助公益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播、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反过来,捐赠人也能更直接地对公益项目进行监督。

发现十:商业让公益更有力量

过去,很多老百姓、甚至公益人本身,都把商业与公益的结合视为洪水猛兽。但如今在很多场合,商业和公益的拥抱往往能催生出更奇妙的温暖力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商业人士和企业管理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商业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馈社会。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商业人士开始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

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成功企业家,都在以公司或个人名义成立公益基金会,将成熟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带入到公益组织管理中;不吝财力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公益组织全职从事公益事业。同时,他们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将其他国家公益行业优秀经验引入中国。

可以说,在这些商业人士的努力下,国内涌现了一批专业、优秀的新兴公益组织,他们正在不断推动着公益慈善事业整体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