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中的大文化观(2)

2017-06-16 08:44:46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司外揣内、取象比类是中医认识人体的基石,是中医最基本的临床思维特点。虽然中国古代解剖学相对有限,但中国的先民们并不缺乏解剖技术,对事物的观察也用过清晰的“白箱”方法:庄子的时代已有“庖丁解牛”的记载。庖丁对牛解剖部位观察之精密、解牛技术之精湛、解牛过程之熟练程度等一系列与解剖相关的学问如神话一般摆在人们面前。在成书于春秋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可以找到类似庖丁解牛式的动物解剖经历。中医的祖本《黄帝内经》,则明确写有“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话。可见,中国人的解剖实践从动物到人都是有过的,之所以未能形成认知人体的主流手段,除了与中国传统观念中敬畏生命、敬畏机体的思想存在密切关系外,以东方文化认识事物着眼整体、看重本质的思维模式为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在生命的“黑箱”面前,中医人所看重的不是人体内固定的结构和成分,而是更深层次的气息和灵魂。即孙光荣先生文中所说:“中医临床观察和辨析的维度主要是功能的、动态的、宏观的、整体的,而不是结构的、静止的、微观的、局部的;不是‘病’这一生命现象,而是‘人’这一生命主体。”中医的这种认识论,是以东方哲学文化为起始点的,这也正是中医临床思维的超人之处。长期的临床实践,使中医从本源上认识了生命要害,认识了基因、细胞、器官、组织本身所不能显示的带有动态的生命信息,成为人类生命科学的精髓。

引领未来医学文化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的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这一思想,与中医的整体论高度契合。

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医的这一模式,孙光荣先生把它诠释为“中医辨治六步程式”,使之更加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了。四诊审证,是打开病锁之钥,调查研究的开始;审证求因,是寻求病门之枢,分析敌情的要策;求因明机,是探究疗病之径,确定进退的战略;明机立法,是确立治疗之圭,明确作战的方向;立法组方,是部署疗疾之阵,着手战局的筹划;组方用药,是派遣攻守之兵,吹响战斗的号角。

中医的这套本事来自何处?一句话,实践。通过学经典、做临床、跟名师、长悟性,掌握中医临床思维的要领,学会临床应用的技巧,承不朽之大道,学无限之新知,薪火相传,代有发展,中医必兴矣。

(作者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