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向左,向右?高房价下政府的调控路径选择(3)

2017-06-08 10:17:44      参与评论()人

  政府调控失衡

  近期,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中国房地产存在10大失衡,包括土地价格失衡等。

  他说,过去十年,一线城市房价几乎涨了八倍到十倍,逻辑上判断其是货币膨胀导致的,但还和供给需求有关。货币膨胀只是房价上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只是外部因素而非内部因素。

  黄奇帆认为,住房作为附着在土地上的不动产,地价高房价必然会高,地价低房价自然会低,地价是决定房价的根本性因素。如果只有货币市场这个外因存在,地价这个内因不配合,房价想涨也是涨不起来的。控制房价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地价。

  不过,现在土地升值有点畸形。

  这在黄奇帆看来有三个原因。其一,土地拍卖制度本身会不断推高地价。这一制度好处在于,政府主导下的阳光作业,能够避免腐败和灰色交易,实现公平公正交易。但拍卖制特点所然,价高者得,实际过程就会把地价越拍越高。市场化交易规则下,政府也不好通过行政手段对土地价格进行拍卖封顶。

  其二,土地供应不足。在土地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拍卖地价自然会越来越高,房价也会越来越高。这是由供不应求的缺口所导致的。

  其三,通过旧城改造的拍卖用地成本高。

  黄奇帆总结说,拍卖机制,加之新供土地短缺,旧城改造循环,这三个因素相互叠加,地价就会不断上升。

  周黎安的另一个合作研究也发现,一个城市经历了快速的土地价格上涨,会带来三个效应。

  第一是抵押效应,因为土地价格上涨,企业可以用囤积的土地到银行抵押,贷到更多资金。这确实有助于解决很多制造业企业融资的约束,这是积极的方面。

  第二是投机效应,很多制造业企业看到土地价格上涨后,更可能购买商业用地。他们的主营业务并不需要购买商业用地,但他们拿资金购买商业用地等待升值,与此同时,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量都下降了。这种转移伤害了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力。

  第三是挤出效应,有地的企业融资能力强,可以拿到更多地,无地的企业贷款则更困难。而通常,国有企业更可能有地,民营企业更可能没有地。因此,地价上涨让民营企业在贷款方面被挤出了。

关键词: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