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百盛再关常营店 关店成传统百货唯一出路?

2017-06-08 09:40:03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百货业的关店潮仍在持续上演。近日,有着“外资百货第一店”之称的百盛正式关闭了常营店。至此,马来西亚著名百货品牌百盛和日资百货华堂一样,在京均只剩下一家门店。两大洋百货在京城商业版图中渐渐淡出,其背后是整个百货业的凋零。在“新零售”的当下,百货业要想浴火重生,需要来一次彻头彻尾的转型。

百盛京城再撤一店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长楹天街购物中心西侧的百盛常营店,发现商场大门已经紧锁。门前贴出的通知显示,由于百盛发展战略调整,该店定于2017年5月30日终止经营。至此,百盛在京仅剩下复兴门店。

1994年,马来西亚的商业巨头百盛进入中国,在北京复兴门开出第一家店。此后一路扩张,一时风光无限。

“从小就是逛百盛商场长大的,虽然买回家的东西不多,但当时有很多新奇的店铺可以逛。”市民张先生回忆,在那个年代,洋百货的到来给人们购物提供了很好的去处。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商业市场日新月异。购物中心、电商等新业态的崛起,让传统百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百盛于2014年7月关闭北京东四环店后,于2015年3月在长楹天街购物中心开出常营店,背靠京城东部最大商业综合体长楹天街,百盛似乎开始谋求转型。不同于其他门店的高端定位,百盛常营店开始走中档亲民路线,但并未吸引太多人气。

“百盛里的衣服品牌不是很多,也不是很时尚,有点老气横秋,我很少在那里买东西。”正在长楹天街闲逛的王女士说,百盛地下一层有儿童游乐园,自己有时会带孩子前来游玩,但在百盛的购物区,即使周末也很少见到顾客。

“高姿态”吓退消费者

关店似乎已成为百货业止损的最佳途径。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6年,百盛在中国已经陆续关闭14家店。2014年起,著名的日资百货华堂仅在京就已关闭了7家店。两家企业关店步伐也颇为一致。如今,百盛、华堂在京都仅剩一店。

两大外资百货是否将退出京城?伊藤洋华堂董事长今井诚今年4月曾表示,华堂北京最后一家门店不会关停,并指出华堂亚运村店同样没有实现盈利,但在社会责任与长期亏损关店的权衡当中,公司决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