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绑住无人机“黑飞”的任性翅膀

2017-05-09 11:37:20    科技日报  参与评论()人

第二看台

近一段时间,无人机成了屡屡闯入净空区、威胁航班飞行安全的“黑手”,大量航班被迫延误、众多旅客滞留机场,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不仅在舆论漩涡中心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全国多个机场都发生过无人机干扰航班事件。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发生非法无人机干扰事件4起,2016年增至23起。而自2017年4月14日以来,西南地区的无人机“黑飞”成灾,截至5月2日,见诸公开报道的已达9起。

是因为法规不健全吗?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男并不认可这种说法,“法规已经相对完善,并没有空子可钻。”

早在2009年,我国就颁发了《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及《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2012年颁发了《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2013年颁发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2015年颁发了《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试行)规定》等。

除此以外,我国还制定了《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办法》明确指出,组织实施民用无人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该按照《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规定申请划设和使用空域,未经民航地区管理局批准,禁止在民用运输机场飞行空域内从事无人机飞行活动。

我国《民用机场条例》也有相关规定,明确在净空区内,禁止释放风筝、孔明灯、无人机等飞行物。违规人员一旦被抓获,将被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释放的飞行器影响到了航班安全,或者造成了重大安全事故,最高量刑可到死刑。

“与上述规定相比,无人机是‘后来者’,只是将规范对象具象化了。”王亚男说。

规则和处罚条例都有了,可无人机“黑飞”比例还是居高不下,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强制执行禁飞和限飞指令吗?

在消费级无人机全球市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占有率达70%。大疆创新公关团队负责人王帆表示,除在产品中加入自主返航、自动避障等先进技术保障产品自身安全外,大疆创新已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相关规章,升级了机场多边形禁飞区和限飞区,比如飞行器无法在禁飞区内起飞;从外部接近禁飞区边界时,将自动减速并悬停。如果在无GPS信号状态下进入禁飞区,无人机获得GPS信号后将自动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