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杀死女鞋之王者并非电商 百丽与82岁老板一同老去(3)

2017-04-27 16:10:5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如若与达芙妮相对照,百丽仍是瘦死骆驼比马大。毕竟其拥有的多为直营门店,店铺数量达到后者的11.6倍,且在定价和过季产品折扣上亦具备相当话语优势。要知道达芙妮在同店销售下降11.7%的背景下交出的是预亏7.86亿至8.45亿元的2016财报。

券商之于两家企业的态度同样大相径庭。对于达芙妮,除了“负面”就是“下调”,而针对百丽国际,虽说曾经的每股13港元已遥不可及,目前的5.2港元每股也令人不太放心,部分券商报告甚至一步到位给出每股4港元的目标价位。不过仍有部分市场人士对其抱有一定信心:至少品牌溢价能力尚在;多年日进斗金后公司账面还趴着超过百亿现金,分红派息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无负债。营运上的激进策略并不影响邓耀与他25年前从招商局延揽来的搭档盛百椒固有的财务保守思想。在整体行业陷入冬天的时刻,这将是企业最难得的烤火薪柴,只有赢得转型时间才能有后话。

从券商的研判到担任百丽代行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的盛百椒,均认为公司必须要历经两年阵痛才能稳住阵脚。可麻烦的是,目前从外界到企业揸Fit人,均无法预料这种转型能否成功,或者说,昔日以敢为天下先的战略眼光成功登上王座的邓耀,其所有的经验有可能在未来变成某种负资产,那么包括他三位担任百丽高管的子女以及同样年事已高的盛百椒,也很难在老人家尚安在时推翻既有模式再次革命。

这是一道无解的题。

使命已达功成身退?

百丽是如何步入现在进退两难的困局的?它真的如某些评论所指乃电商崛起后被埋葬的又一条恐龙?只要仔细打量其发迹过程不难发现,这家企业长时间来专注于女鞋从设计到生产及销售的全流程,充分享受中国经济崛起女性中产阶层对于欧美时尚鞋品启蒙后爆发出的强大购买红利,特别是充满西洋风的品牌命名又满足了相当部分消费人群“求新求异”的心理特质,从而一举占领垂直市场的半壁江山。

很可惜,随着电商大行其道,尤其在购物资讯上的不对称被彻底抹平之后,百丽与一度风光无限的ESPRIT一般已完成了特定历史使命,居高不下的定价以及3至6个月从图纸到成品展示的生产流程—在淘宝,从明星街拍到产品销售只需2至3天,都让它成为坠入凡尘的“伪辛德瑞拉”,玻璃鞋终究不能像水晶鞋那样被万千宠爱。面对更重视性价比、更追求个性化,且熟悉企业折扣伎俩盲公食汤丸心中有数的消费者,老招数不灵了。

还有两个致命软肋也已显现。近几年来,有关百丽女鞋夹脚的同时款式同质化的批评不绝如缕,而运动风的兴盛尤其是共享单车大行其道之后时装女鞋市场进一步萎缩,都是对这位鞋王的严重打击。

四十年前,当邓耀还只是香港吴松街一家小鞋店的东家,以及一家连他本人在内只有4人的山寨工厂的小老板时,这个学徒出身的人就明白给自己打工的秘窍:勤力,随时跟进市场需求。现在,82岁的邓还能为百丽找回那份心得吗?这远比开设线上渠道或降低部分定价来得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