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自营在现代商业中的作用

2017-04-27 09:33:10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从古至今,做买卖一要有本钱,二要有本事。凭自己的本钱和抗风险的本事做买卖历来是商人的基本功、必修课。”近日,国家商务部专家宋则教授,在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为延庆商界和业内机构培训中讲道,“做好自营才是商业之本”。为此,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田旭升在采访中表示,商联会将陆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在十六个区内开办巡回大讲堂振兴实体经济的发展。

从商应练好自营基本功

商业应充分发挥以自营为基础的商业影响力,抓住战略机遇期,以跨国零售企业为引领,以互联网为先导,扩大中国在海外的商业存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绘制以我为主的国际分工、商业版图,促成与我大国地位相称的国内贸易新体系和世界服务贸易新格局。

万变不离其宗,互联网时代风云变幻再热闹,也改变不了这一商业铁律。然而长期以来,中国“不做商业做物业”,使实体零售商业主次颠倒、乱象丛生。2016年11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汲取了商贸流通业的经验教训,总结了互联网时代企业探索的新成果,指出了“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促进实体零售转型”的创新方向。

寄生性联营垄断乱收费、扣点提成(综合租费占联营企业名义营业收入10%以上),毁坏了零售企业规模化、竞争性集中采购定价机制优势,致使流通成本长期虚高,至少比零售业普遍自营高出10%-20%,并转嫁传递到最终销售价格。

商贸流通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间、实体店与网店之间现有的矛盾冲突只是表象,经过相互磨合、相互适应完全可以达到融合发展,实现双赢、共赢。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自营要在回归中创新,在创新中回归,二者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自营”是商业发展的基石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东西怎样买、怎样卖”绝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事关全局的要紧事。零售企业“自营”历来是商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从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一门大学问。它是指零售企业“自己做买卖”,以自有资金(俗称“本钱”)承担风险、买断式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商业活动,包括自有买手、自有品牌,商品采购、销售和储存等。在自营之外还有所谓“联营”,是指零售企业“自己不做买卖”,仅仅凭借引厂进店、出租柜台、按销售额抽取提成并收取租金、进场费的经营活动。

零售企业不做买卖,普遍寄生式联营是新旧体制变革中派生滋长的“毒瘤”。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与统购统销、供不应求、短缺经济、票证实物分配相对应,我国曾长期普遍实行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零售企业垄断型自营、短缺型自营。而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国有商业和民营企业都没有来得及适应市场供求状态的急剧转变,没有学会买方市场下怎样做好买卖,做好竞争、过剩大环境下的自营,便在匆忙慌乱中“自废武功”,基本放弃了自营。

自营化解风险、遏制成本

自营化解风险、遏制成本,联营放大风险、虚高成本。凭借强大的市场信息分析掌控能力和规模化竞争性订单影响力,零售业集中体现着市场配置稀缺资源的决定作用,拥有化解巨大商业风险,促进经济活跃与繁荣,引领生产与消费,优化经济流程与结构等强大功能。但是,这一切都是以零售企业必须“亲自”做买卖为前提的。而联营 “自废武功”,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原本只是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性、临时性的所谓“联营”,却被既得利益长期固化了。食利型、寄生性零售企业迅速成为商贸流通业中的主体,并且不愿再信守“万变不离其宗”的商业宗旨,不愿再向自营商回归。

每个产业都有独到的特征定义,犹如制造业进程一样。无论工业1.0、2.0、3.0还是4.0,无论产业之间怎样融合,制造业总要亲自“造东西”不会变,商业总要亲自“卖东西”不会变,农业总要亲自“种养殖东西”不会变。德国制造4.0、中国制造2025、美国回归实体制造业等动向都说明,再怎么转型升级,互联网、服务业再怎样发达,也不可能喧宾夺主、反客为主,不会改变制造业的产业本质。同样道理,振兴零售企业自营才是真改革、真发展。自营率逐步提高才是深化改革、打破联营既得利益藩篱的第一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