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资产包价格飞涨 不良资产处置业开启优胜劣汰(2)

2017-04-21 14:04:56    中国证券报  参与评论()人

除了“财大气粗”的四大资产处理公司,融资能力强,钱多、人脉广的资产处置机构也频频在市场上甩出二手包。 珠三角 某中型资产处置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湖岸基金-海岸基金的人民币基金最近在市场上放出了不少二手包。

资产处置行业将出现分化

业内人士指出,玩家大举入场之后竞争加剧、成本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机构面临分化。孙先生表示:“这一波不良资产处置与前两波不同。这次不是人脉广就能拿到包就能赚到钱。资产包的价格已经非常高了,拿包之后如果处置不了再转手,收益很有限。”

某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基金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良资产处置涉及的环节非常多,业务非常繁杂。帮助银行“假出表”以应对监管是不少机构的业务模式之一,但最近银监会的一系列文件已经让这类机构感觉到了压力。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股份制银行的出表压力很大,又不愿意把不良资产包卖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这些银行多通过私募基金等机构,借助回购协议等让“肉烂在自己锅里”。

“一个做法是私募设立一只基金,银行做这只基金的LP(有限合伙人),用理财的钱来认购基金的份额。再用这只基金去接银行不良资产的债权。私募基金提供了一个通道帮助银行用理财的钱来帮助不良资产出表。”该负责人说。

银监会日前发文要求银行强化业务集中管理, 银行业 金融机构应将直接债券投资以及通过特殊目的载体、表外理财等方式开展债券投资纳入统一监测范围,这对于“假出表”的打击力度很大。

孙先生表示“假出表”、“拿包转手赚差价”不好做了,一些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会受到冲击,真正有处置能力的机构会留下来。他说:“这很像美国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情况。随着不良资产增加,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也开始净化:从开始的拿包就能挣大钱到真正有处置能力才能生存。一批知名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如KKR、黑石则应运而生。中国的分化会更快,预计3-5年会完成行业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