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高铁要面向市场的 不仅是价格(2)

2017-04-19 15:22:0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价格没有理顺就谈不上经济改革的真正成功

价格因素,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互动中极为敏感的因素,再加同领域竞争的趋于集中,价格就更成了某种“讳莫如深”。尤其是包括铁路在内的具有垄断资源和公益属性等行业领域,但凡有些零敲碎打式的价格动作,就会有高度围观,仿佛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如果遵从让市场说了算的大原则,才有利于充分发挥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

这就正如邓小平曾提出过,价格没有理顺就谈不上经济改革的真正成功。而从东南沿海的一些交通价格表达出来的,不乏资源配置并不充分的案例。比方,从厦门到深圳区间,公路运输时间8小时,票价372元;高铁运输时间3.5小时,票价150元。很显然,价格和效率之间的对等关系,并没有在以上所述的比较中得以显现。因为价格的失真,必然带来市场的错位——高铁跑得越多,却无法博取相等的利益,反而是有亏本的趋势,而另一边的公路,因为乘客都被给低价高铁“投票了”,自己面临着被挤出效应。两厢都不情愿,这就背离了市场最初的公平竞争。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调整后的高铁价格,涨的多降的少,但相较于同方向的公路,还是相对优惠。如何将铁路的公益属性和市场属性结合起来,调整后的价格能否为公众接受,还有待市场经验。毕竟除了调价之外,还要看服务能不能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