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投融渠道承压 信托转型瞄准“大消费”(2)

2017-03-13 10:42:5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据介绍,2013年底,中信信托推出的第一款消费信托产品就是“中信·消费信托嘉丽泽国际健康度假产品系列信托项目”,该信托产品通过招商银行对外发售。项目分H和G两类,期限均为五年,H类产品客户交付资金8.8万元,其中7.5万元为保证金,五年后到期全额返还,另外1.3万元作为会籍费一次性收取,每年会籍费2600元,按年度扣减。以H类产品为例,客户拥有居住权益(每年14天五星级温德姆度假公寓居住权,市价1.2万)、健康消费权益(每年4000元健康消费卡,在“嘉丽泽国际健康岛”所有自营项目中消费)、投资权益(即原价优先购房权,购买指定房屋享受原价)。

曾创造半日售罄纪录的消费信托产品“一千零一夜”则牵手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该产品每份1001元,包括298元会籍费和703元保证金,1年后到期,会籍费消耗,保证金返还。同时,购买者可在4个旅游城市(昆明、西双版纳、丽江、三亚)的指定酒店享受1晚的住宿服务。按信托公司的说法,年化收益率约25%。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个消费信托产品将投资者、产品商(4个城市的酒店)、优脉财富汇(由“吴晓波频道”导入)、中信信托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四方利益的平衡及共赢。

不过,回过头看,尽管这一多方共赢的消费信托盈利模式及前景诱人,但落地成果并不多,也没有在预期中爆发。

对此,上述信托业人士认为,前几年,信托仍然以投融资业务为主,消费信托只能算是业务探索和创新,加上实施起来需要很多项目配合,其利润率较低,因此,多数公司并不愿意参与。

信托业亟待转型

争食消费市场巨大蛋糕

“于信托公司而言,只能算是业务创新,根本谈不上赚钱。”中信信托一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尽管公司在消费信托领域进行了多方面尝试,但其具有普惠特征,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对此,用益信托一研究员认为,过去,投资融资信托产品发售对象多为合格投资者,每一份信托产品动辄300万、500万。彼时,信托公司主要是为地产项目等融资,所获得的中间收益不菲。反观消费信托,产品发售对象多为普通投资者,投资千元即可参与,而信托公司除了有监督委托人资金安全责任外,还需将沉淀资金拿去投资,所获收益返还给投资者。这期间,因为兼顾多方利益,信托公司的收益相对被挤压。作为信托公司而言,当然更愿意发售见效快、收益高的产品。

“消费信托将是转型方向。”上述用益信托研究员说,地产投融资受限,原本依赖的高收益项目也受压,利润明显下滑。面临转型的信托业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家族信托、消费信托等就是转型方向。

上海一家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信托公司“自降身份”发力消费信托的原因,除了自身投融资渠道承压外,还与居民消费迅猛增长有关,信托公司看到了消费的巨大蛋糕。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8万元,增长6.3%。同时,去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万亿,同比增长10.4%。其中,餐饮收入35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商品零售296518亿元,增长10.4%。全国网上零售额51556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944亿元,增长2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5%、18.1%和28.8%。

“中国已进入消费率由降转升、需求结构发生趋势性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提高的关键时期。”上述上海一信托人士说,在消费迅猛增长的同时,则是消费投诉、消费维权案例随之上升,巨大的市场潜力给了信托公司发力的动力。

中顺易CEO李峰表示,消费信托可以成为巨量级市场。

上述用益信托研究员表示,尽管消费信托短期利润微薄,但前景诱人,加上信托业进行了长达4年尝试,预计将会有不少信托公司将消费信托作为转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