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2013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平均改善幅度在30%左右(1)

2017-03-08 09:04:0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左图 去年12月18日,在中建三局北京通州10片安置房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用雾炮抑制扬尘。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右图 北京的空气质量在改善,但还未达到拐点,图为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一角。经济日报记者 韩 霁摄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并指出“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这既是对雾霾宣战的动员令,也是对雾霾研究的再部署。

中科院近期发布的灰霾研究进展显示:空气质量总体向好,但远未达到拐点,复合污染大抵消了治理效果,风速减小成为“帮凶”,机动车尾气对霾的“贡献”被低估……因此,必须廓清对灰霾的认识,突破关键的科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出最佳的雾霾治理方案。

留住蓝天,不仅是老百姓的强烈愿望,也是科学家的奋斗目标。

2012年,中科院启动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战略性先导专项,组织了14家中科院研究所,并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环科院等8家单位、约400人,将PM2.5的生成、演化和控制作为核心,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为重点区域展开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向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逐步降低,优良天数比例明显上升,全国空气质量平均改善幅度在30%左右,京津冀地区改善幅度更大。

二次生成颗粒物影响大

空气质量改善了,为什么我们的实际感受却并不明显?在中科院的大气灰霾研究媒体通气会上,专项首席研究员贺泓指出,这是因为颗粒物浓度还远未达到环境显著改善的拐点,2016年北京冬季PM2.5浓度与前三年相比没有显著降低。

治霾,要先研究和认识它。贺泓告诉记者,美国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空气污染事件频发,用了二三十年才弄清了霾的成分和成因,直到90年代末还不能准确预警,直到本世纪初,霾事件还是偶有发生。

“对灰霾的爆发,我们仍有许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贺泓坦陈,2013年1月份北京有5次灰霾爆发,但是当时依靠现有的模式还不能准确预测其峰值。

提到一些大家印象深刻的空气污染事件,总会想起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我国的能源禀赋、地区差异等更加复杂和不利,所以要做好与雾霾长期“战斗”的准备。“需要最大的决心,但也要有足够的耐心。”

PM2.5的来源包括直接排放和二次生成,目前难点在于对二次颗粒物致霾还有许多科学问题尚未解决。贺泓举例说,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不仅产生二次有机气溶胶,还会产生臭氧和羟基自由基等,并可进一步氧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分别生成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气溶胶。

伦敦烟雾事件属于燃煤型污染,空气中每立方米二氧化硫的含量达到几毫克,京津冀这一指标只有几十微克,但产生的细颗粒度却相当。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的氮氧化物和氨气排放的增加,会非线性地降低大气对二氧化硫的环境容量,促进霾的爆发。

风速40年减少37%

每有雾霾就盼风,风成了治霾“第一利器”。气象资料统计表明,京津冀近40年来年平均风速逐年减小,减小幅度达37%,尤其对京津冀污染物扩散有利的北风频次和风速都显著下降,形成以低风速和逆温为特征的不利气象条件。

静稳天气对污染物的扩散不利是双反馈的结果。地面空气静稳,并不等于上空的空气不流动。以北京为例,周边的污染物会在2000米左右的上空被输送到北京,排放到大气中的PM2.5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到达地表的太阳光强度,导致地表温度下降,上层颗粒物中的吸光性物质会提高该层大气的温度,从而形成下冷上热的稳定大气结构,空气对流减弱,逆温层边层的高度也会下降到600米左右,“就好像屋子原来是6米高,却变成了3米,污染物排放空间变小了。”这样的效应进一步加剧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