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防治用”并重 西北地区沙漠实现“黄变绿”(2)

2017-01-09 07:51:58      参与评论()人

严格项目准入守住沙漠安全

受访人士认为,筑牢西北地区沙漠生态屏障,不仅关乎国家生态安全,也关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和当前扶贫攻坚的重任。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筑牢沙漠生态屏障。

一是坚持科学治沙,并将生态与效益相结合,促进已治理沙区由“绿”向“富”的转变。 “治沙不能片面追求‘看得见’的成效,应按照降雨量和水源的分布情况,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封则封,并通过更新品种、补植补造等方式,稳定林分。”平学智说。

荒漠化、沙漠化地区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高度重合。陕西榆林市林业局局长吕学斌等人建议,推动沙漠化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形成以种养殖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为主的沙产业体系,提高防沙治沙的综合效益,逆向拉动沙漠化防治。

二是建立严格的沙漠“准入”制度,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议确立沙区承载能力评估和开发项目准入制度,禁止一切破坏植被的生产建设活动,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形成稳定的天然荒漠生态系统。

三是加强防沙治沙科学研究。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防沙治沙带来深刻影响,建议加强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荒漠植物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研究,为西北干旱区的植物引种、植被恢复、生态系统保护以及荒漠化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建议设立防沙治沙专项资金,提高对西北地区防沙治沙的投入标准,同时探索建立荒漠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防沙治沙奖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