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独角兽热吗?热,真的很热,热得我都有点心慌。”下午2点半,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亚望京中心的办公室,优信创始人戴琨用10分钟就吃完了午餐盒饭。
尽管优信已是估值约30亿美元的“独角兽”,但戴琨不敢懈怠。瓜子、大搜车、车猫……身旁的“后来者”如雨后春笋争相冒尖,而且这些创业不足10年的项目,估值均超10亿美元,因而都被资本赋予了“独角兽”的光环。
在数量激增的同时,独角兽企业成长的速度同样惊人。“快”,成为当下“独角兽热”中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独角兽企业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估值成长上也有加速趋势。过去,一个项目可能10年才能达到10亿美元估值,现在可能三四年就达到了。”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回忆,2006年,天使投资人只要花不到10万美元就可以拿下一个优质创业项目10%的股权,而今天,这个价码涨到了200万至300万美元。
“快”,带来超越上市的融资便利。“在一级市场上,独角兽企业估值增长的速度,已经快于通过上市达到相应估值的速度,很多独角兽公司的估值可能远远超过不少上市公司的估值。”王强说。
“快”的背后是资本巨浪的涌入。在第一批“80后”创业者、风云资本创始合伙人高燃看来,今天的创业者太幸福了。“十几年前,创业方向很窄,50万元就能参与天使轮投资。而现在,稍成熟的项目,天使轮融资就能高达3000万元。若是看估值,10年前中国所有创业项目的估值加在一起,恐怕都不如现在一家超级独角兽企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