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基于杠杆率趋稳的政策调整已开始,需警惕市场借此与央行博弈

2018-05-14 15:16:48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实际上,央行此前也已在《201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正文中指出,“从2017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增速已有所下降。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也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如果结构性去杠杆是基本思路,那么宏观杠杆率稳定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同时郑超愚认为,在货币政策的稳健而中性取向下,去杠杆只能是渐进的、结构性的。

4月17日,央行宣布,将从4月25日开始降准1个百分点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释放增量资金4000亿元。

如果从央行不断重申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以及去杠杆大背景看,此次降准有些费解。但如果考虑到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的结构性去杠杆,那么此次降准置换MLF以及释放部分新增流动性就不是很难理解了。

降准置换MLF的操作,增加了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银行体系的资金成本。相对于MLF释放的流动性,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更为长期,且不需要支付利息。

所以从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来看,此次操作仍体现了稳健中性的基调,不过从资金价格上看,或已有一些松动迹象。

央行释放了什么信号?

再看央行在此次专栏中释放什么信号之前,我们最好先了解一下当前市场已经接收到了央行哪些信号。

从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结构性去杠杆”,到4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置换MLF,市场已经慢慢倾向于认为,央行将继续降准置换MLF的操作。也就是说,在维持整体流动性总体不变的情况下,将降低银行体系的资金成本。

当前,一些人士比较关注央行上述专栏中所作出的“宏观杠杆率趋稳”的判断,一个潜在的含义,就是货币政策可能会有松动。但实际上,货币政策的松动已经开始,而且市场已经认为,这种松动还将持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在这篇专栏里释放了“宽松”的信号,但这个信号早前已融入到了市场预期中。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