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连续两年无新项目上马,中国核电制造业一半产能闲置

2018-05-11 09:21:33      参与评论()人

中国能源报:目前,国内外AP1000、EPR等三代核电项目陷入工期延误,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华龙一号”和CAP1400能够由此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赵成昆:在此问题上,芬兰和法国EPR项目为我国核电站建造提供了有益借鉴。保障项目工期要注意采用成熟的、经过充分验证的技术;要圆满完成各阶段设计工作,满足各阶段施工建造要求,避免边设计边施工。

芬兰项目在全球首次采用欧洲先进压水堆EPR技术,160万千瓦核电站在当时全球最大。由于芬兰EPR项目的许多设计特点在核电建造历史上是首次采用,当时相当一部分制造技术没有经过充分的实验验证,给建造带来很多困难,这是芬兰项目拖期的原因之一。

对于核电厂,过多的新技术堆在一起,做起来很难,风险也很大。如果在建造之前项目业主方、承包商准备工作不充分,设计深度不够,这些就都得在开工以后补上。

为保障核电建设工期,还应采用有经验的工程建设管理团队;做好充分的供应商调查和风险评估;充分理解安全监管要求,加强业主方与监管当局的沟通。

中国能源报:我国台山核电1号机组、三门核电1号机组最近先后实现装料,此前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工期延误,这与您提到的上述因素有关吗?

赵成昆:我国AP1000项目拖期的原因之一正是设计深度不够,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在建造过程中有大量的设计修改,加上一些关键设备研制拖期,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至于EPR项目,则是由于芬兰、法国EPR遇到困难,国内EPR项目变成首堆,承担了首堆的一些任务,也需要追加许多首堆的试验。但是我国具有30年来不间断的核电建造能力,加上芬兰、法国EPR项目的经验反馈,我们能够消化建造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减少损失。

尽快启动“华龙”后续项目

中国能源报:“华龙一号”是否也存在首堆建成后经过工程验证,再批量化建设的模式?

赵成昆:AP1000一般都通过示范工程或依托项目来验证电厂安全性、可建造性、可运行性和经济性,全面掌握设计和建造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安排后续项目。这是因为AP1000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反应堆能动安全系统设计理念,采用非能动的安全系统,在建造技术上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以及其他一系列重要技术改进,包括大型屏蔽泵、爆破阀、全数字化的控制系统等。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