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Z博士的脑洞|邮票市场如何可持续地实现经济意义(3)

2018-01-10 16:20:43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再比如著名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因被发现其地图边境线走向不准确,未正式发行即被收回,仅有极小部分存世。由于在文革时期,保存下来的实寄封更少。去年在北京拍出483万元。

这种邮票,增值潜力确实高。

有投资价值的只是极少数

不过,必须清楚看到,大部分邮票则并非如此。

由于邮票已经进入量产年代,基本上不太再可能有珍稀性。

2017年,邮票打折的甚是不少。2017年年票价格已比预定价格还要少40元。2003年的老小版也在打折。而92年以后的编年票发行20年还在打折。

可以看到,当前我国集邮事业的发展基础之一就是邮票升值,赚钱的诱惑而非收藏的爱好是集邮的极大动力。甚至因为投资者喜欢热炒新邮,大比例进行截留,扭曲市场配置,导致新邮屡屡高开低走,在发行初期,市场价格已经严重透支未来升值空间。弄得市场看起来很“火爆”,接盘的投资者却往往欲哭无泪。

其实,美国也经历过这一刻。

上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邮票价格狂飙。大家都不再把邮票当做一种文艺爱好,而是当做一种投资手段。银行家们将邮票列入投资项目,各种金融衍生产品随即跟进,投机家基金公司开始买入邮票。

好景不长,80年后,邮票价格快速下跌。尤其是1900年之后的邮票和一些新邮票的价格。从此美国邮票陷入长期低迷。2000年后,随着911和各种突发事件,邮票又小小爆发了一轮投资热潮,但主要大幅增长的仍旧是1900年之前的高端邮票。而普通邮票依然低迷。

要知道,美国邮票的面值绝大部分都是forever,就是说,无论邮资是否上涨,都可以当作平信邮资足额使用,按理说,这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但事实就是,绝大部分邮票并不适合作为比较主要的市场投资手段。两极分化将会越来越明显,有投资价值的只是极少数。

实现邮票的经济意义,大有学问

但要依此说邮票就没有经济意义,倒是不对的。

将邮票当成经济收入主要组成部分的,不止有个人,还有国家呢。

比如列支敦士登。这个小国被公认为“世界集邮中心”,二战后,列支敦士登财政陷入困境,通过发行邮票,激活了国家经济。如今,其人均月收入超过5000美元,人均经济生产总值超过10万美元,远超过瑞士和德国。每年邮票收入占其国民经济总收入的30%。其邮票主题始终贴近最热门的话题,每年发行邮票超过20种,每种印量50万枚,五分之四向全球发行。邮票面值一般在2瑞郎左右,就算是限量版也只是高出一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