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求你了,别再抄了,再抄,“中国制造”就完了(5)

2017-07-19 17:02:59    华商韬略官方账号  参与评论()人

虽然时常成为调侃的对象,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众泰的销量,2016年,众泰销量达到32.87万辆,同比增长48%,位居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销量第8名,仅落后广汽传祺5万辆。

【“山寨”是非说】

用不到十三年的时间,众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小厂,成为自主品牌十强。在其成绩倍受瞩目的同时,其一路“山寨”的行为,也饱受争议,有表示理解、支持的,也有不耻、反对的。

华商韬略梳理了其中的主要观点,持正面肯定、理解的有以下几种:

观点一:“山寨”无国界,发达国家大多走过“山寨”的历史,没理由只指责众泰。

如今高品质产品的的代名词——“德国制造”,100多年前,也是山寨的代名词。

彼时德国工程师抄袭英国的设计,仿造英国的产品,甚至连商标都伪造。最后英国议会不得不通过一项歧视性的法案: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用以区分英国制造的产品。

日本汽车的发展历史,也有过一段完全无节操的抄袭和“借鉴”模式,山寨行为比众泰有过之而无不及。

例如1950-1970年间,丰田JeepBJ模仿了牧马人Willys MA、本田的N360“山寨”了Austin Mini、三菱Debonair抄袭了林肯Continental、日产的Prince Royal仿造了福特Custom……

80年代崛起的韩国汽车,更是把日本汽车的发展模式以及车型,打包进行了“山寨”。

观点二:“山寨”是众泰恰当的战术,“借鉴”是学习的初级阶段。

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立足,自然不能与世界级的大厂商一样,“高举高打”,就如同游击队不能与美军打阵地站一样。

众泰要发展,特别是前期发展,免不了走“借鉴”这条路。如今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奇瑞、哈弗、比亚迪等公司,也都走过模仿之路。

观点三:打破了国外豪车高高在上的价格,满足了国人的需求;

国外豪车,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价格,非普通大众所能承受,如今众泰的汽车价格亲民,又圆了很多普通大众开豪车的梦,符合中国特定阶段的国情,不应该受到苛责。

观点四:并没有违法。

众泰的“借鉴”行为,如果违反相关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通过舆论对其进行审判,攻击其是“山寨”,并不能令人信服。

外观专利保护的是富有美学的设计,通常外观专利相对容易申请,但保护能力也差,有时候外观到底像不像,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宝马公司曾在意大利起诉中国双环汽车仿造宝马X5,结果也并未得到法院的支持。

而对众泰的“借鉴”行为,持负面评价的观点有以下:

观点一:一味抄袭,质量不靠谱;

有知名大V曾在网上发文指责众泰造车的套路:从全球顶级车企花上亿(美元)研发的车型中选一个作为山寨对象;用村干部的审美标准,做出细微调整;安全性和车身结构根本不在乎,为了造型可以随意改造车身结构;买来淘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塞进去;然后等着大卖。

观点二:透支“中国制造”的声誉,是中国的耻辱;

有评论认为,众泰通过“山寨”疯狂赚钱的同时,伤害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品牌的整体形象和“中国制造”的声誉,并为其他国家攻击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提供口实。

众泰透支了诸如华为、中兴、联想这样的公司,在国际上千辛万苦建立的“中国制造”品牌形象,是中国的耻辱,让中国人在全世界面前丢了脸。

观点三:没有核心研发实力,不值得尊重

2014年,众泰营收66.2亿元,研发为0.33亿元,占比不到0.5%;2015年,众泰营收137.45亿,研发1.47亿元,占比1.07%;2016年上半年,在获取营业收入93.4亿的情况下,研发投入仅0.8亿,占比0.86%。

当奇瑞的发动机、比亚迪的铁电池都成为了自主品牌的核心技术时,众泰在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却不愿在正向研发上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反而抄袭得越来越顺手。

有评论指出:这种没有核心研发实力的“制造业”,不要也罢。

而面对舆论纷争,吴建中曾气定神闲地对媒体表示:“众泰汽车每一款产品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完整地自主开发的,可能在某些造型上借鉴了一些成熟品牌的元素,但这对于现阶段的众泰来说,并不是丢脸的事情。”

一手将众泰拉扯大的吴建中,如今已隐去众泰董事长的身份,据说他目前只负责众泰旗下金坛汽车基地的业务。金坛基地主要生产的车型是众泰的“大迈”系列,2017年5月,大迈X7上市销售,有网友评价“这特么不是大众Cross Coupe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来自网络 ·

欢迎关注【华商韬搜狐公众号】,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就在华商韬略!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首页上一页...234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