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金融改革方向定调,看看上半年金融监管都做了哪些布局?

2017-07-18 18:01:15    中新经纬  参与评论()人

作者李永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落幕,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为中国未来金融改革指明方向。会议还提出了当前金融改革的三项核心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其实,回顾上半年的金融政策,这些改革布局早已开启。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各项金融政策及监管措施的推进过程中,都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下具体来进行分析:

央行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中,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致力于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基本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期待这一增速保持在10%以下能够成为常态,作者注),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1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上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基本反映了金融体系内部主被动降杠杆的实际情况。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8%,反映了对实体经济供给资金的情况。观察市场利率发现,其走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一年期利率(Shibor)为例,从上年末的3.3728%逐步攀升至7月10日的4.4073%,其它短期市场利率也基本表现出类似的攀升走势,基本反映了金融体系流动性中性偏紧,资金成本有所上升的现实。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进一步完善。目前,宏观审慎评估(MPA)已成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金融调控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银行在2016年第三季度将MPA考核中原有“外债风险情况”指标扩充为“跨境业务风险”之后,鉴于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较快,其投向与表内广义信贷并无太大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兑付,未真正实现风险隔离,存在监管套利等问题的情况,2017年第一季度MPA评估时又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以更全面地反映银行体系信用扩张状况。这是落实防风险和去杠杆要求、促进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举措。

针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短期过快暴涨的情况,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依照“因城施策”的原则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防控住房贷款不合理增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房价过快上涨现象得到初步控制。

外汇管理注重真实合规性审核。在兼顾便利化和防风险的要求下,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真实合规性审核的通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包括:进一步完善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便利其利用资金满足境内经营;允许有货物贸易出口背景的境内外汇贷款办理结汇;加强境外直接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等。同时,保持高压态势打击地下钱庄,人民银行、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多部门合力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另外,随着人民币可兑换程度的提高,资本项目管制逐步降低,外汇管理的重心也将从项目管制转向跨境资金流动的统计监测、预警上,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统计监测预警机制,人民银行2017年跨境人民币业务暨有关监测分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

继续推进金融开放。中国人民银行6月21日发布《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7月3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债券通”)的“北向通”正式上线试运行,符合人民银行要求的境外投资者可通过“北向通”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标的债券为可在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所有券种。这是继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以后,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制度安排。

7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将香港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由此前的2700亿元人民币扩大至50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加粗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的管道,便利人民币的跨境流动。

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还明确表示将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在新三板挂牌;以及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运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进行市场融资。中国金融开放沿着既定步伐稳步向前迈进。

跨部门协调金融体系基础建设工作。金融基础建设是金融安全有效运行和未来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其对于我们这样处于新兴转轨时期的金融体系尤为重要,往往需要宏观层面和战略层面的布局、协调和安排。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了“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围绕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实施、宣传贯彻、国际标准化提出了金融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立足目前金融业发展中迫切需要多部门协同的领域,针对标准制定、衔接配套以及实施等问题提出了金融风险防控标准化工程、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程、金融标准认证体系建设工程和金融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5项重点工程。

201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银行卡清算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共同推进构建有效竞争、规范有序和安全稳定的银行卡清算市场,提升我国银行卡清算机构的整体实力,为完善支付服务市场和支付服务创新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总体上看,上半年的金融政策和监管措施,基本达到了主要目标,稳中求进,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基本稳定,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守住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各项金融政策和监管措施主要围绕“稳”和“进”两条主线展开的,以“稳”为主,为“进”蓄势。以货币政策操作、加大机构合规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金融违规违法行为等措施,处置风险点,努力实现流动性、金融市场等金融环境的稳定。通过加强和完善金融基础制度建设,为“进”打下制度基础,为“进”蓄势。应当指出,上半年主要在“稳”上做文章,而“进”则求之较少,下半年应当在“稳”的基础上,力图求“进”。未来应当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重视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市场利率的逐步攀升,反映出流动性偏紧,企业融资成本依然高企,实现经济发展的金融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共同成长;防范系统性风险既是当前的突出任务,也是金融工作长期需要坚守的底线,在处置风险点过程中,存在操之过急,方法的科学性不够、手段简单粗暴、缺少对市场的敬畏等现象,甚至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苗头;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混业的趋势都使得金融监管明显滞后,监管工作亟待跟上金融实践的步伐,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强化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需发挥其在国家金融改革发展战略和金融安全上的领导作用;加强监管的统筹协调,通过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对跨机构、跨市场的金融活动实现无死角的监管,有效遏制监管套利;要全面深刻认识市场机制在金融发展的决定性作用,金融创新、金融科技对金融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顺应金融发展的趋势,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稳妥推进市场化改革。(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李永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关键词:金融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