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碾沟:为扶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益借鉴(4)

2017-07-06 09:13:29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第二是扶贫问题。平山不算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虽然长期戴着贫困县的帽子,但比大西北大西南的资源要好多了。特困地区长期无法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人地矛盾、资源环境恶劣,比如西南地区,水、热、光等资源都有,但没有土;黄土高原地区缺水;青藏高原有水有光,但没有热。这些地方自然条件严酷,本来不适合人类居住,但由于中国历史悠久,人口繁衍非常快,所以土地压力非常大;当平原无法养活这些人的时候,就要走向山区,浅山区开发完了就要向深山区开发,到处都人满为患。所以解决贫困地区的扶贫问题,实际在逻辑上就是两条思路,一是大规模解决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压力,改变留下的人的人际关系;二是留下的人要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那就要搞非农产业,就要跟城市化结合起来,因为分散性的工业化没有前途。我们上世纪80年代初期搞乡镇企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后来其优势不存在的原因是工业化需要的空间相对聚集,并且要依托于城市才有更高的效益、更高的市场竞争力。若城市大了,就会形成城市病,人口的聚集、产业的聚集必然造成能源集中的消耗以及三废的集中排放,当三废的集中排放超过自然净化能力,必然造成污染。这是城市化要起到更高的要素配置效率必须支付的成本。作为人类,怎么把成本降到最低、使我们能够接受它,这是我们应该去努力做的。

第三是乡镇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现在有四万个乡镇,其中有一半是建制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农村人口大量减少的过程。比如中国现在有300多万个自然村,130多万个行政村,为了减少农民的负担,就要将其撤并,其实这个过程将会伴随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始终,要完全撤销一个自然村是非常难的,但是现在由于发展小城镇,建设部要搞1000个试点,可以说掀起了小城镇建设高潮。但是中国有两万个建制镇,绝大多数建制镇或者镇区(镇政府加上行政村)是无法建成小城镇的,其大多数承担的是农村集贸市场的功能,只有少量具有条件的能建设成真正名副其实的小城镇。所以历时40年的小城镇大战略一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是违反了客观规律。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大城市的率先发展聚集资源,能够有更高的效率;到了中期城市化阶段,某些大城市到了计划阶段、拐点,像北京、上海,就迎来了效益外溢,超大城市的效益外溢主要表现在近郊和远郊建设若干个功能小镇,大规模的叫卫星城、新城、新区,小规模的就叫功能小镇,实际上是在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或者叫深度地城市化。再一种现象是各地都在推进的,中国小城镇现在的建设主体是县城镇建设,现有的1000多个县城镇,绝大多数具备建设成中小城镇的可能性。再一点,关于小城镇,如果有特色资源禀赋可以建设,比如一些旅游景点附近,若要开发景点,就要有小城镇作为依托,这样才有规模效益、聚集效益,需要一些生活服务设施。但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肯定要有产业作为支撑,这里面存在产城融合的问题。未来,作为乡村,碾沟的发展具有典型的意义,而且也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示范价值,但是不能期待现有的自然村大量地学习,因为资源禀赋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碾沟的资源禀赋具有它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