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2)

2017-06-26 15:42:4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证券日报》援引业内人士指出,对企业而言,在IPO中千万别存在欺诈的想法,因为即使能够成功上市,一旦被查出欺诈问题,很可能是“新账老账一起算”。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6日在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严格实施IPO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管,通过反馈、检查、初审、发审等审核流程和审核机制的有机配合,有效遏制问题苗头和“带病申报”情形,净化审核环境,强化中介机构责任,严厉打击利润操纵、欺诈发行、包装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以从严监管促进优质企业上市,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监管层重质量 IPO申报趋谨慎

6月17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宣昌能在“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发言也表示,新股发行常态化以来,企业上市周期已经大幅缩短、上市预期比较明确,证监会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优化审核工作,提高审核效率,积极支持科技实力突出、创新能力强、业绩增长快的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上市。同时,IPO发审监管将更严格。

《券商中国》援引平安证券匿名投行人士指出,IPO发审节奏大变的可能性正在减少,从近几周的批文下发数量和融资额来看,证监会动态性地调整发审节奏,潜台词就是不会将IPO停摆,只是会根据市场情况来调整发行节奏,在这个基础上,证监会毫无疑问将会在下半年更关注拟IPO公司的质量。

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披露之际,新上市企业的业绩“变脸”问题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2017年一季度,新上市的182家公司业绩总体好于所有A股公司平均水平。

《证券日报》援引接近证监会的人士指出,“2016年以来新上市的部分公司中,2017年一季报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或地区性因素导致的季节性亏损,发行人已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充分风险揭示。”例如,一季报亏损金额较大的思特齐、尚品宅配、贝肯能源,主要原因是客户通常在四季度对应用软件进行集中验收、家具行业一季度为销售淡季、新疆一季度气温较低,一般在三四月份才开工。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市场对IPO态度整体趋于谨慎,包括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对IPO增强了谨慎意识。对此,上述接近证监会的人士举了一个例子:根据往年的情况,一般4月份是IPO集中申报的高峰期,但是,今年并没有出现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