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垃圾强制分类 两大困惑怎么破(2)

2017-06-23 08:43:27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2015年8月出台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规定,深圳生活垃圾实行“三分类”,鼓励有处理条件的住宅区等场所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

盐田区城管局环卫科工作人员张永东说:“厨余垃圾作为湿垃圾,会污染其他干垃圾,单独分类后可以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居民参与“四分类”的意愿,盐田区在试点小区采取了“互联网+”智能化管理模式,投放了有显示屏、称重器、洗手池、分类指引的智能垃圾桶。小区居民通过刷卡的方式登录,将垃圾称重后投入到相应类别的垃圾桶中。投放次数和重量将录入后台,作为奖励依据,并成为后期分析垃圾投放规律和变化的基础数据。

在“四分类”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2016年盐田区尝试将前端分类进一步精细化,挑选了两个小区开展“九分类”,进一步对“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进行细分。

此外,盐田区还对大件垃圾、园林垃圾进行免费专项收运,并在菜市场推行果蔬垃圾分类,在重点商业街推行厨余垃圾分类。

效果:

“小区干净很多”“习惯了就不费事”

“垃圾分类后,小区干净很多,老鼠都少了,夏天也没有太大的臭味了。刚开始觉得有点麻烦,现在习惯了也不觉得费事了。而且这也是培养小孩养成好习惯的一个机会。”上东湾小区居民刘女士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多位居民,他们普遍觉得垃圾分类后,尤其是厨余垃圾单独分类后,小区环境变好了。“按照他们(分类专员)说的,我们在家里做两分类,把厨余垃圾单独分出来,以免把其他垃圾搞脏。厨余垃圾以外的垃圾,到垃圾桶投放时再细分到各类桶里,或者等到每周末的资源回收日时,拿去换奖品。”

实际上,对于居民而言,参与垃圾分类面临两大困惑:一是分类方式抽象导致的投放困惑;二是对垃圾车一来,分类完的垃圾又回到“大杂烩”状态的困惑。

记者看到,在盐田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里,不论是三分类还是四分类模式,垃圾桶边都有明确易懂的分类指引,明确了什么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而九分类小区,更是采取了实名制分类的模式,将有害垃圾细分为电池、灯管灯泡和过期药品三类,将可回收物细分为玻璃、塑料、金属、纸类、织物五类,让投放变得一目了然。

关键词: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