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工程院徐匡迪:雄安新区高铁将地下通行 41分钟可到北京(3)

2017-06-08 09:01:31    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评论()人

徐匡迪强调,新区建设的一大亮点是要建设21世纪的地下管廊式基础设施,把城市交通,水、电、煤气供应,灾害防护系统,高铁铁路线等都要放到地下,把地面让给绿化、让给人行走,人行走500米就可以下到地下找到车站。而乘坐高铁到北京也只需要41分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交通运输部调研雄安新区的步伐频繁。今年4月24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部长李小鹏率领部机关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到雄安新区开展调研;6月1日,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院长陈胜营一行到雄安新区就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工作开展现场调研。

新区建设:智能化城市管理

徐匡迪介绍,目前新区规划还在不断深入研究,当前规划中面临的几个问题包括:如何做到新区建设中城乡协同发展理念的融合,如何在城市建设中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如何在新区建设中同步修复白洋淀的生态功能。

雄安新区城市建设要做到“历经百年不落后”,要搞智能化的城市管理系统。徐匡迪称,最近看过一本2050年的巴黎规划,和新区现在的理想模式差不多,所有基础设施都放到地下去。这一规划在智能建筑群等方面也提供了借鉴,比如“会呼吸的墙壁”,能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氧,还有能够调光调气的循环系统。智能建筑群小型试验已经有了,关键是能不能做大,雄安新区规划对此应该早作研究。

同时,在雄安新区未来的建设中,产业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雄安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所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负责人黄群慧给出了三个发展阶段的研判。

黄群慧认为,首先是通过行政手段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阶段伴随大量企事业单位从北京迁到雄安,雄安会获得发展的初速度,这个阶段推动力来自于行政的推动,预计这个阶段应该在2020年能够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是转型换挡阶段,雄安产业成长逐步由行政推动转化为自我发展,大概需要三年左右时间;第三个阶段是靠市场化力量自我成长的创新发展阶段,预计到2025年应该步入靠创新驱动获得加速度的时期。

黄群慧建议,一定要鼓励雄安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全面创新,允许雄安享受国家级的试点政策,如果搞智能制造、高端制造,应该是“中国智造2025”的试验点。

关键词:雄安新区高铁